近日,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苏童入校仪式在北京举办。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为苏童颁发聘书,更有学生代表献花致辞,称苏童为“心目中的男神”。
苏童与北京师范大学颇具渊源。1980年,苏童考入北师大,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形。苏童告诉记者,那时他要坐火车从苏州到北京,很不容易才弄到一张火车票的坐票:“抵达北京已然是第二天中午,一出站,抬头就看到了北京宝蓝色的天空,像宝石一般。”
跟随接站的学生,苏童一路经过长安街、天安门来到学校,不久之后开始写作,他把这些经历都写入了短文《我的大学》中。不久之后,苏童开始写作,并迅速凭借《妻妾成群》等作品成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还记得,当时正好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文学也受到影响,进入一个相当兴盛的时期。对于那段时间,大家的记忆似乎都是雷同的,“我们的青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学时代。”
学者童庆炳在上个世纪80年代恰好在北师大任讲师,他说,已经不记得是不是给苏童上过课,但是在读到《妻妾成群》的时候,却从中感受到作者无限的想象力:“他在书中写了包括梅珊在内的诸多女性,堪称中国作家中写女性的高手。他给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是独特的,堪称先锋文学的标志性人物。”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作家?童庆炳以苏童为例,认为作家最重要的是想象力与构思力,没有想象力的作家不能称之为作家,“只有作家能够凭着童年的观察体会,将之不断延伸、扩大并变形,才能够写出苏童笔下这样的女性世界。”
作家格非对苏童笔下的风物十分熟悉,每当读到苏童的作品,格非总是会思考,如果换做自己会如何处理人物关系。格非对记者表示,苏童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他写的东西也随意、质朴,从火候上讲可能略有欠缺,但绝不过火、矫情。”
“苏童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代表短篇小说最高成就。他就是一直在那么大大咧咧的讲故事,我想,他还能再写20年。”格非笑称。(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