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化蝶”故去 “越剧宗师”风范永在

2017年04月03日0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梁山伯”“化蝶”故去 “越剧宗师”风范永在

2月17日,中国越剧宗师范瑞娟以93岁高龄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没有追悼仪式,不设灵堂,越剧舞台上的“梁山伯”“翩翩”离世。

时隔一个多月,上海越剧院于4月2日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风·范》越剧宗师范瑞娟追思会,各地文艺界人士及范瑞娟的弟子们闻讯赶来,寄予哀思、缅怀恩师。

范瑞娟是越剧“范派”艺术的创始人,唱腔、表演有“男儿气概、淳朴气质、革新气魄”,塑造了一个个质朴纯真、栩栩如生的舞台和银幕形象。

1935年,范瑞娟进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1938年随“越升舞台”赴上海演出;1941年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小生;1945年在九星大戏院首演《梁祝哀史》,首创越剧“弦下调”。前后10年,范瑞娟从剧团里排名21位的小龙套一点点往上爬,与尹桂芳等同时代越剧明星同练功、同演出,最终站稳了脚跟。

范瑞娟的舞台好姐妹、越剧大师王文娟当天也托信寄予了哀思,“瑞娟姐,我和你十几岁时一起在上海,同桌吃饭、一起练功,几十年来都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你留下的艺德和人品永远是后人一笔宝贵财富。”

范瑞娟在海内外越剧迷中无人不晓,是越剧舞台上难以超越的“梁山伯”。上世纪50年代,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海外上映大受欢迎,范瑞娟演绎的经典人物“梁山伯”从此在海外戏迷的心中“活”了起来。

在范瑞娟的一生中,有几句影响了她一辈子的话。其一是母亲曾说的“要规规矩矩做人”,范瑞娟一生磊落,作风朴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二是“开笔师傅”黄炳文说的“吃戏饭就要一生一世用功,不用功原地踏步”,范瑞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练唱练功和塑造人物中,培养了一批出色的范派接班人才。

3月31日、4月1日晚,来自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多名范派名家和再传弟子以纪念演出的方式在沪缅怀越剧宗师范瑞娟,用“梦”串起了范瑞娟一生的代表剧目。此间数次掌声雷动,范派传人各具特色的表演,打动了现场的越剧迷们。《中国戏剧年鉴》主编罗松看完演出后如是感慨,“一代越剧宗师走了,她的风范在范氏后辈们的身上寻到了痕迹。”(完)

(王笈)

(责编:陈苑、黄维)

推荐阅读

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