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国民剧:86版《西游记》

2017年04月22日08:32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致敬国民剧:86版《西游记》

提到86版《西游记》,绝对是中国最具群众基础的一部电视剧,称得上是“国民剧”,承载了几代人的童年记忆。这部剧值得言说的话题太多,本期抢头条向经典致敬。

每个孩子都有过“西游梦”

每一个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孩子,都曾有过能飞天打妖怪的“西游梦”,不信回家翻翻你的玩具箱,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个你儿时玩过的、粗糙的孙猴子塑料面具,或一根红黄相间、用它打过小伙伴的“金箍棒”!

总是被模仿,难以被超越。86版《西游记》之所以深入人心、百看不厌,堪称“国民电视剧”,在我看来,一在于“男女通杀”、老少咸宜。上至八旬老妪,下至黄口小儿,坐在一起看《西游记》,毫无违和感,且各取所需,总能找到各自的兴趣点和共同的笑点。二在于既有机联系,又独立成篇。虽说“取经F4”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难难不相同,但电视剧《西游记》就像“奥特曼”,每一集都是一个完整的“打怪游戏”,无论你看哪一集,都能享受一次愉快的“西游之旅”,不需要追寻前因后果。

每个孩子都有个“西游梦”,其实更多是“大圣梦”,孙悟空疾恶如仇、古道热肠、铁肩担道义,七十二变,招招用来除恶锄奸,遇鬼杀鬼、遇妖杀妖,从不手软。可以说,孙悟空的形象不但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承载着中国人的是非观与英雄观。

说到表演,假如说《西游记》得100分,我觉得六小龄童的表演可以独占60分。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他把师傅口中的“泼猴”演到极致,演到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高度。以至于,猴年春节晚会必请六小龄童演猴子,成为惯例,一年不请就犯众怒,“美猴王”夺得“王者荣耀”。

86版《西游记》还留了一个“千古之谜”,那就是——沙僧挑的担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取经路上,跋山涉水,沙僧担不离肩,可似乎也没见他从中取过什么,那么,他的担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有人还在“知乎”上煞有介事地问,有人认认真真地答。经典就是经典,国民剧就是国民剧,86版《西游记》给我们树了一个楷模。(连海平)

好故事好台词成就经典之作

直到今天,如果有电视台在放86版《西游记》,我都会津津有味地看上一集两集。

这种经典的魅力是怎么来的呢?当然,老一辈艺术家的匠心是前提,但真正能让86版《西游记》历经几十年仍然被热捧的,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两个字:好看。

影视剧也好、小说也好,是不是有生命力,当然与服装、道具、文字水平等有一定关系,但在观众和读者那,最根本的就是故事有没有讲好,情节是不是引人入胜。86版《西游记》与原著相比,改编幅度相当大。一方面,原著中的血腥残暴的情节没有了,节奏拖沓的佛法阐释和诗词也弱化了不少;另一方面,则是增加了很多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比如“猪八戒背媳妇”,原著中其实是没有的;而在女儿国一回中,电视剧里的唐僧差一点动了凡心,也与原著有很大差别。但这些增加的情节,到了今天甚至成为人们认识中《西游记》不可缺少的经典情节。电视剧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增删,不是拍一拍脑袋随便来的,而是为了提升故事性,让观众觉得好看。

86版《西游记》的剧本堪称强大,台词功夫更是到位。真正出色的台词,不是为了显示作者或者编剧的文字有多么出色,而是为角色服务,贴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几十年以后,一听到“吃俺老孙一棒”,那个时而狡猾时而暴躁时而幽默的孙悟空形象,就浮现在脑海之中;一说到“不好了,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必定是沙和尚的台词。有些台词的改编,比原著更加精到。比如红孩儿的台词“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原著为“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一词之差,哪个更容易被观众记住、哪个更能烘托红孩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角色特点,显而易见。与台词一样出色的,还有剧中不少原创插曲。别的不说,光是《女儿情》一曲,在今天还被不断翻唱,从影视剧插曲、歌手参加比赛,甚至到改编为摇滚版本,都说明了它们的旋律和意境早已深入人心。

大道至简。讲好故事、说好台词,看起来最简单,做起来其实最难,编剧的文字功夫、逻辑能力、阅历、生活气息等缺一不可。而眼下很多影视剧烂得离谱,就是在剧情和台词这两项基本功上不达标。有的电视剧,洋洋洒洒拍了五六十集,其实核心剧情没多少,观众看完了也记不住几个故事;有的台词干瘪,一句话拆成三五句,还要一个设问一个反问来注水,观众都恨不得快进着看。比如我曾看过某新锐导演的《小时代》,小时候做“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中心思想”次次满分的我,愣是总结不出这电影讲了个啥故事,看完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一片。

无论时代和受众怎么变化,好故事和好台词始终是一部优秀影视剧的前提。没有这个“1”,演员、特效上在后面添再多的“0”,也是无用功。(张涨)

老戏骨演活大仙妖怪

导演杨洁的离世,唤起了人们对86版《西游记》这部经典影视作品的记忆。如果要评出几部中国国民剧,86版《西游记》和《还珠格格》必列其中。

虽然《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角色深入人心,可要知道当年开拍前,四位主演还都是无名之辈,反倒是剧中的许多大仙和老妖怪,都是大咖级别的老戏骨。比如,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韩善续一人分饰四角——水贼刘洪、独角鬼王、唐朝武臣、两界山老丈。扮演黄风怪的郭家庆,也是人艺老演员,而大名鼎鼎的程之,把一个贪恋唐僧袈裟、最后自己玩火自焚的老住持演得活灵活现。演什么像什么,正是这些精彩的配角,才让86版《西游记》成为经典。

正如程之所言:“我不关注寿命,我只关注艺术生命。”老戏骨们大多是活到老演到老的戏痴,视艺术为最高追求,哪怕是做绿叶也毫不马虎,琢磨角色,努力把角色演好。那时《西游记》的片酬,杨洁导演一集90元,主演80元,其他的角色估计更低。可是,对这些老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片酬,而是演一个角色就要演好、演活。

反观时下的偶像剧,小鲜肉虽然颜值高,拿着上千万元的片酬,但一个个“面瘫”的演技却实在破坏观剧的兴致。偶像虽红极一时,但如果不趁着当红时锤炼自己、打磨演技,肯定无法红极一世。老戏骨不是一天炼成的,但也不是年纪够大,接戏够多就是老戏骨。那些只是跑跑场特写露个脸,大多用替身完成表演的演员哪怕接戏再多,也很难成为老戏骨。小鲜肉们往往焦虑于青春太短暂,只能红极一时,但是多跑场和多露脸解决不了这种焦虑。只有通过不断锤炼和打磨演技,在生活中积累沉淀,才能百炼成钢并被观众认可,才能真正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

《还珠格格》是偶像剧,可是容嬷嬷却是相当出彩的。在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从影近30年的老戏骨林家栋首次获封最佳男演员。可见,是金子总会发光,是老戏骨,就永远不怕老,不怕晚。

表演说到底,还是一门技术活儿,玉不琢不成器,没有点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我的工匠精神,哪怕再有天赋也难成大器。而当下老戏骨的大热,如《人民的名义》,也正说明表演艺术,演技才是王道。 (谭敏)

论“开脑洞”,我最服《西游记》

《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它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者。不过,很多人也会把它和《山海经》等一样,奉为“古典科幻”作品。

为什么呢?因为《西游记》里有不少对未来科技的想象。比如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这是航空航天技术;火眼金睛、顺风耳对应远程探测器;可保尸身不坏的“定颜珠”、能起死回生的“九转还魂丹”、吃了能够长生不老的唐僧肉,是对医疗技术的想象;而地底文明、水底文明、催眠、器官移植、整体缩小、整体变大等也是常见的科幻元素。此外,孙悟空还有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技能,他与妖怪作战一旦战事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一吹就有一大群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出来,这是克隆技术呀!

当然,科幻小说起源于近代西方,是舶来品,《西游记》能否归为科幻之列,学术圈还存有争议。不过,不管其是否属于科幻,它的奇思妙想都足以成为中国文学中的杰作、世界文坛的瑰宝。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七十二般变化,大能撑破天、小能放在耳朵里的如意金箍棒,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的人参果,层出不穷的妖怪……《西游记》建构出一个庞大的、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其中的人物、故事、场景,乃至所用的法宝、武器,可谓千奇百怪、上天下地、出神入化——一个古代作者,脑洞能开到如此地步,真是让人不服不行。

看过86版电视剧或原著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西游记》好玩、有趣,它不仅是一代代人童年趣味的一部分,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还在不断激发后来者的创作灵感,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很多人的一生。比如对西游题材情有独钟的周星驰多次表示:“《西游记》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很有想象力”;郑渊洁在采访中也反复推荐:“阅读《西游记》,对留住孩子们的想象力有着神奇的作用。”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很多行业、工作离不开想象力,文学作品尤其如此。有人说,诞生过《西游记》的中国一定可以诞生伟大的科幻文学。2015年,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到“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在中国的土地上,想象力一直纵横驰骋,相信未来也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夏振彬)

(责编:邹菁、蒋波)

推荐阅读

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