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为什么火 “读什么”、“谁来读”很关键

2017年05月24日09: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自《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首次担任制作人的央视大型文化情感节目《朗读者》无疑是2017年春天最火的电视节目。《朗读者》为什么火?董卿23日表示,“读什么”、“谁来读”是《朗读者》的两个重要问题。

《朗读者》第一季研讨会23日在北京举行。面对多位官员、专家、学者、作家、媒体人士对节目的褒奖,董卿说,《朗读者》的走红首先是一个时机问题。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被同质化节目霸屏很久时,《朗读者》以清新隽永的面目出现了。我们需要在文字构建的世界里安放内心需求。

“谁来读”是该节目创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董卿说,最早想过全明星阵容,但后来发现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一定不是光环,而是情怀。有独特的人生、有饱满的情感、有深邃的思想、有质朴的品格、有顽强的精神、有高远的志向向,后来就成为挑选朗读者的标准。

参与过《朗读者》节目录制的作家毕飞宇说,该节目最精彩的部分不是谁读、为谁读,而是为什么读。主持人尽可能把嘉宾人生最有价值的、最有戏剧性的部分理出来,通过一段文字一段朗诵充分表达出来。

12期节目,68位朗读者,节目中选了很多老人。从第一期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到最后一期八位老先生道出心中对“青春”的理解,他们中最年长的102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赵白生说,从这个角度说,该节目是“以老创新”的老人秀,节目中的老年嘉宾都是“国宝”;节目也是静心秀,比如许渊冲先生几十年静静地从事一件事情,让人们感受到什么是静心。

“读什么”和“谁来读”是联系在一起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据介绍,节目组建立的读库大概有1000多篇文章,但到底选择哪一篇,要根据朗读者本身的经历选择,同时又要被大多数观众所理解。

第一季节目中读过老舍、巴金、冰心、梭罗、莎士比亚、海明威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董卿说,因为有人物短片介绍与现场访谈的铺垫,有主题词引导,所以当一切铺垫做好、经典被朗读的时候,观众并没有任何违和感。很多几十年前甚至一两百年前的文字所包含的精神力量又一次击中人们的内心。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朗读者》使文学在大众中有了普及,是大众文化媒介上的情感教育,“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这本身就是情感教育。”

“这次朗读者这么火,在你的意料之中的吗?”董卿说,很多人问过她这个问题,其实出乎她意料的是新媒体的热捧和年轻人的喜爱。与《朗读者》相关的阅读破10万+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达312篇,新媒体视频全网播放量达9.7亿,音频收听破4.25亿,多位嘉宾意外走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认为,《朗读者》厘清了电视、广播和手机三者的关系,重塑了电视创作人的信心。

“对我们来说,哪怕收视率低一点,广告降一点,也不能忘了自身的使命。反过来讲,主旋律的节目做好了,品质上去了,收视率和广告也不会差。《朗读者》就是成功的例子。”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魏地春表示,希望创作团队不断改进创新、打磨提升,把《朗读者》第二季、第三季办得更好,更能体现出思想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

(记者 马海燕)

(责编:陈灿、黄维)

推荐阅读

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详细】

影视|演出|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详细】

名家诗会|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亲节|世界遗产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