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生活夯基石 银幕筑英魂【2】

——从创作《蒋筑英》谈深入生活讴歌英雄的感悟

王兴东
2018年01月24日09:33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胆量原于能量,能量原于能源。创作的能源在生活,生活的地母蕴藏着大油田,唯有钻探进去,才能找到滚滚原油。这是我随《创业》编剧张天民深入大庆油田学到的本事,只有开掘蕴藏在群众心间的情脉,就能提练出独特的真情实感。我决心先去长春光机所看看。阎厂长通知厂里汽车班,确保编剧采访用车,随用随去。

走进长春光机所,看到各种光学仪器,采访两天,两腿就划了问号。蒋筑英是搞光学传递函数理论和色度学研究的,我是个科盲,根本就听不明白,也没法弄懂,心里开始发怵。我想从初浅的光学手册之类的书籍入门,找一些对话的术语,根本弄不懂。苦恼缠着我,苦恼也曾缠过报告文学大师徐迟先生,他道出一条经验:“我不懂科学,但我可以懂得人,懂得科学家的为人,也就可以写一点科学了。”

了解人,熟悉人,重在写人!科学技术上的事情,我不明白恐怕大部分观众也不会明白。而人们对一种东西最感兴趣,那就是人。所以,我要盯住人物性格和人物感情来采访。德国评论家莱辛说:“一切与性格无关的东西,作家都可以置之不顾,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

人物形象的深度主要看性格的力度。我全心地扑向这个富有个性的人物,把他留在人们心中许多深刻的记忆,重新拷贝于我,在长春光机所,我像下水采蚌取珠的潜水者,采访许多人,寻找闪烁主人公性格光彩的细节,像珍珠般拾起……

蒋筑英会英、法、德、日、俄五门外语。联欢会上用法语朗诵居里夫人的诗歌。他常常翻译好最新的外国科技资料,放在资料室供大家查阅。他看见一辆酒后驾驶的汽车在马路上扭秧歌就上前制止,制止不住就拣地上的砖头去砸驾驶楼。他爱管闲事是出了名的,看见卖菜的在标板上写了错字,就要给人纠正过来。在公共汽车上看见地上掉了5分硬币,他告诉售票员要拣起来,售票员都不理睬他。为了一个抱孩子妇女挤不上汽车,他非要帮助母子上车,结果跟汽车售票员吵了起来。他嫉恶如仇,敢于伸张正义,不正之风敢于斗争。为了给一位老科学家争房子,把房产处办公桌的玻璃板给拍碎了。他是一个1. 82米的高个子,办事节奏很快,人称他脚下生风,上楼梯总是一步两阶地走。他能做一手好菜。他这个人很细心,每次公事出差,所里总有妇女们让他从上海北京捎衣服,非常相信他的审美观,他总是能够使大家满意。在科学研究工作上他更是精益求精,他搞的光学检测装置是全国一流的,而有些设备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安装的。他两次出国,为了省下外汇,出国时带了许多榨菜,而省下的生活费,为研究室买了计算器……

向生活要能源,无穷无形的情感能源就埋藏群众心中,重要的是去发现,发现是发明的前提。于是,我自己买辆自行车,骑车跑遍了长春市,采访所有熟悉他的人。长影一次摄影机镜头掉到水里,请他来帮助检测镜头,到了中午要请他吃个饭,没想到他带着饭盒,自备午饭。长影机械员说起这事,向我竖起拇指。

写好电影中的主人公,必须找到那个影响他思想信仰的榜样,恰似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骄阳,否则电影主人公非凡的成就和高尚的行为,缺少可信度。蒋筑英的导师王大珩先生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863计划”首倡人之一。早年留学英国,不顾国外高薪聘用,毅然投向祖国怀抱,创建了长春光机所。蒋筑英是杭州人,北大物理系毕业后执意光学事业,遂投考王大珩的研究生,毅然北上长春,只好与他相恋多年的杭州姑娘分手。

我去北京王大珩先生家中采访,谈起他们师生之情令我感动。后来,在长春再次补充采访王大珩先生,他道出很深刻的一句话:“我为人人只有大于人人为我,这个社会才能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积累,人类才可能进步!” 眼前这位中国光学科技泰斗,把奉献作为从事科学的秉性,“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中国光学事业师生二人的心灵写照,也是剧本的主题。

(责编:韦衍行、汤诗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