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廊業風光背后:2012年盈利畫廊僅佔總數7%--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中國畫廊業風光背后:2012年盈利畫廊僅佔總數7%

2012年11月20日11:13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如果你是個藏家,或對藝術品市場有強烈的興趣,或許投資開辦一個畫廊是最簡單的途徑。對於收藏家,香格納畫廊期待的最佳方式也是長期合作,希望藏家對感興趣的藝術家和作品能有長期深入的了解。

香格納畫廊

  香格納畫廊

  如果你是個藏家,或對藝術品市場有強烈的興趣,或許投資開辦一個畫廊是最簡單的途徑。但投資畫廊適合你麼?哪些人適合做畫廊?門檻高不高?經驗模式是怎樣的?能不能賺錢?一連串的問題接踵而至。其實,作為一個私營畫廊的老板,要想成功運營並獲得盈利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畫廊較許多其他行業而言,具有很多先天性弱勢,前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長是所有私營畫廊老板為之擔憂的事情。也許你會好奇,市場上這麼多的畫廊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畫廊業,小碎步前進

  不久前,北京畫廊周在北京六大藝術街區同時盛大開幕,包括了大家耳熟能詳的798藝術街區、草場地藝術區、雍和藝術區、22院街、三裡屯、雲起時藝術區。整個畫廊周共計近70場的展覽、一場畫廊生態論壇、6場雅昌畫廊故事講堂、首場全國畫廊主聯誼活動“畫廊之夜”、“鑽石之葉”全球藝術家手制書外圍展,以及藝術公益活動和文藝演出,可說本次畫廊周是一次藝術的嘉年華。實際上,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幾個大城市便先后涌現出多個創意藝術區,很多畫廊紛紛入駐,呈現出抱團生長的狀態。

  回溯畫廊業在中國的發展,可大致歸納為幾個發展階段,從最開始的傳統“畫店”式的藝術品銷售形式,到上世紀80年代,針對民眾藝術品消費者的畫廊、畫店數量明顯增加,而針對國外藝術品消費者的畫廊、畫店因附著於強勁發展的中國旅游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至上世紀90年代,中國畫廊業進入專業畫廊的草創時期,一些畫廊逐漸擺脫傳統的“畫店”或旅游性“美術品商店”模式,轉入當代性經營模型。一直到2000年后,畫廊經歷整合,很多早期創業者被淘汰出局,同時更多、更專業的畫廊增加,且部分進入“盈利時代”,此外,一些韓國、歐美畫廊看到有市場前景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也逐漸涌入。這一階段,畫廊經營藝術品的風格、定位及經營者的背景、操作手段、公關策略等進入了多元化時代。最后到2006年后,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調整后,畫廊業進入規模化增長期。

  所有這些畫廊,大體可分為3類:第一類,主營性畫廊,主要從事藝術品的經營展覽、展示等活動﹔第二類,非主營性畫廊,其主要業態形式以藝術品交易及活動提供支撐服務為主,以藝術品交易及相關活動為輔,由於市場尚在發展之中,非主營性畫廊還是畫廊業一種量大、復雜而又水准不整齊的存在狀態﹔還有一類非實體經營的畫廊形式——網上畫廊,它是以互聯網為傳播工具而建立的網上經營空間,是藝術品網上營銷的一種形式。隨著金融信息化發展步伐的加速,網上畫廊的出現及不斷發展為畫廊業的發展開辟了新的發展通道,也使中國藝術品市場出現了新的看點及增長極。

(責任編輯:溫璐、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