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越發達 豈能越輕率
出版社回應:已重新設計封面
本版於11月20日刊發報道《網友爆料,<林語堂英譯精品>封面人物系他人林語堂緣何“換臉”?》后,引起讀者關注。昨天有知情人透露,該書的出版方、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高度重視此事,已重新設計封面。
爆料人不認同“巧合說”
記者從該書責任編輯、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張楚武的微博平台上看到如下聲明:“我社在引進林語堂大師經典叢書的台灣版權時,插圖者參照林語堂年輕時的照片,採用民國時期的風格繪制封面圖,與某知名作家可能較相像。為避免引起讀者誤解,我們已重新進行封面設計。”張楚武同時對爆料人“東東槍”表示感謝他的提醒,“今后我們的工作將會更為嚴謹”,並提出如果已購得的書影響閱讀,可與他聯系進行調換。張楚武同時貼出了重新設計過的封面圖稿,畫面左半邊疑為根據楊騷照片加工而成的人像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林語堂嘴叼煙斗的形象。
不過,“東東槍”對出版社的“巧合說”並不滿意。“本來批評你們,批評的就是為什麼不做功課。結果你們給出的解釋是:我們就是做了好多功課,才做成這樣的。”他說,出版社稱插圖者“參照林語堂年輕時的照片”,實際上林語堂從童年到老年沒有一張照片與之類似。他對記者表示:“哭笑不得,讓讀者看著圖自己判斷吧。”從上千條轉發、評論中,記者看到,大部分網友認為出版社沒有必要“死撐硬?”。“錯了就錯了,?個什麼勁呢?”“這種低級錯誤本來就不應該犯,犯了就要認。”
用圖輕率緣自選美心理
有網友在“東東槍”的微博下面繼續爆料說“諸如此類的誤讀還有很多,僅以北洋名人為例,經常把張紹曾的照片誤當成張勛的,吳鼎昌的照片幾乎都被胡政之的替代了,周作民與王郅隆也是基本不分”。還有人舉例說,“梁漱溟的頭,配梁啟超的名”,“三毛的書,配張愛玲叉腰的照片”,“金岳霖長得很像徐志摩,為什麼像,因為用的就是徐志摩的照片。”天涯網知名影評人“本來老六”告訴記者,百度百科“孟小冬”詞條裡有不少美麗的照片並不屬於孟小冬本人。其中一張“孟小冬”身穿連衣裙手捧鮮花站在一架飛機前,“這是被用錯得最多的,不知是哪一位名門淑媛,反正肯定不是孟小冬。孟小冬是余叔岩的學生,長臉,唱老生的,這位美女是圓臉,怎麼挂髯口?”
記者嘗試用百度圖片搜索關鍵詞“孟小冬”,跳出圓臉、長臉各種臉型的美女,其中還包括老上海著名歌星周璇的照片。關鍵在於,有些人未必不知道信息有問題,卻輕率用出來了。
“出了一身汗,給同行都敲個警鐘”,“編輯責任重大,認真決定成敗”。熱議此事的人當中有不少是出版行業從業人員。有網友感嘆道:百度一下圖片,得到一張標明是林語堂的圖片,不加思索就用了,這是“快時代才會犯的錯誤”,故而每個信息把關人都不能過於依賴機器。
該引起警惕的不僅是出版行業。“資訊越發達,態度越輕佻。”文化現象評論人、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楊早這樣總結人們在圖像信息“溢出”時代的富裕與盲從。在如今這個網絡挾裹著巨量碎片涌到電腦屏幕前的時代,最初一個無心之失,通過信息的不斷發布、復制和引用,最后變成鐵板釘釘的“事實”,即便付出巨大的代價也未必能糾正過來。
首席記者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