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潮涌中國 “八大金剛”接力北斗--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3D打印潮涌中國 “八大金剛”接力北斗

2013年01月21日08:55        手機看新聞

  編者按:近期,市場多空雙方圍繞2300點展開激烈爭奪,金融、房地產等前期領漲品種順勢休整,但以中航重機、銀邦股份、南風股份等為代表的3D打印概念股風起雲涌,掀起新一輪集體漲停狂潮,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有關專家指出,3D打印技術將與其他數字化生產模式一起,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實現,並將3D打印技術看作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具標志性的生產工具”。

  繼去年12月工信部高層表態將推動3D打印產業化后,科技部有關人士表示,目前3D打印相關戰略正在研究制定中,有望於兩會后公布。受此消息影響,近期3D打印概念股接力北斗,集體漲停,風光無限。今日本版特對8隻相關受益股進行梳理分析,供廣大投資者參考。

  中航重機 年內漲幅52.3%

  中航重機於1月18日晚間發布《關於控股公司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股東王華明教授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公告,公告稱,王華明教授由於鈦合金大型復雜整體構件激光成形技術研究的卓越成就獲得了2012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該股當日以漲停報收,最新收盤價為11.59元,年內累計漲幅52.3%,最新動態市盈率37.03倍。

  涉及3D打印技術由來已久

  通過對中航重機近年來發布的重大公告梳理可知,公司於2011年7月1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1年7月18日召開的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二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與控股子公司中航(沈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對外投資設立激光項目公司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同意公司與控股子公司中航 (沈陽)高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高新”)、北京北航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航資產”)、王華明及其研發團隊、中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投資”)及北京工業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工業投資”)共同投資成立中航激光成形制造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24日發布公告稱,經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中航激光領取了營業執照,完成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中航激光名稱確定為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0萬元人民幣。

  該工商注冊登記完成后,中航激光的股權比例為:中航高新持股31%,公司持股20%,北航資產持股10%,王華明持股25%,張述泉持股1.1%,李安持股1%,湯海波持股1.1%,田象軍持股0.7%,張凌雲持股0.85%,劉棟持股0.25%,中航投資持股5%,北京工業投資持股4%。中航激光為公司的控股孫子公司。

  公司在2011年年報中稱,已完成中航天地激光公司的設立,為激光快速成型技術的產業化搭建了平台。

  居航空鍛鑄產業核心地位

  公司是中航工業集團航空鍛鑄業務的主要基地,為飛機制造和發動機制造提供鍛鑄件的初級加工,在國內航空鍛鑄領域處於主導地位,國內一些企業,如二重等也有航空鍛鑄的業務,但從生產規模、技術能力以及產業集團的角度看,很難對公司形成有力的競爭。

  航空鍛鑄業務佔公司收入的70%左右,也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其中為發動機和飛機制造提供鍛鑄件佔據該業務板塊的主要部分,在航空工業產業鏈中屬於前端的原料加工環節。

  分析人士指出,中長期來看,航空發動機的突破和發展離不開原材料加工的升級和發展,公司作為中航工業體系中原料加工領域的主要平台,增長空間廣闊。

  中長期價值低估明顯

  銀河証券在近期關於中航重機的研究報告中表示,公司液壓板塊2013年隨著蘇州基地和力銳公司的投產,產品進入高端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新能源板塊中,幾塊較大的不良資產已經陸續得到處理,惠騰去年以來持續減虧,該板塊2013年的虧損壓力將明顯小於2012年。

  激光成型、高端戰略金屬再生、高端裝備等新興增長點,預計在2013年都將開始貢獻盈利。

  預計2012年至2013年公司的每股收益為0.38元和0.37元,中長期價值低估明顯,維持“推薦”評級。

  光韻達

  年內漲幅43.15%

  近期,曾遭爆炒的3D打印概念再次卷土重來成為市場焦點。統計顯示,光韻達年內累計漲幅達43.15%。

  上周五,光韻達以21.73元的漲停價報收,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實現上漲。目前該股最新動態市盈率為65.39倍。

  由於現今成熟的3D打印技術多以高能激光作為發生器,個別從事精密激光應用的上市公司因此一度受到市場熱捧。

  光韻達是電子信息產業的精密激光創新應用商,主要從事激光模板、精密金屬零件兩類產品的生產銷售並提供柔性線路板激光成型、激光鑽孔兩類服務。公司生產的激光模板全稱為SMT激光模板,是電子產品SMT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印刷模具,其銷售收入超過公司銷售收入總額的60%,目前市場佔有率國內同行業排名第一。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實際上,光韻達在去年8月末曾做出澄清,稱3D打印技術屬於“加成法”制造工藝,而公司目前使用的激光技術均屬於“減成法”工藝,兩者的工藝原理並不一樣。但是,光韻達在精密激光技術方面所擁有的諸多專業優勢,令外界對其進入3D打印領域一直抱有預期。

  事實上,光韻達從事3D打印有充足的技術儲備。公司通過多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已建立了激光應用技術數據庫,其中包括紅外、紫外等各種激光的加工特性,金屬、非金屬等各種材料的最優加工方式,以及各種激光器、導光系統、移動系統、精密控制系統、檢測系統等激光加工子系統的測試結果以及組合效果,還包括針對不同材料的產品進行加工的激光種類選擇、激光加工設備、加工工藝選擇、加工參數、輔助設備和輔助手段以及各種后處理方法的最優配置。

  此外,有市場人士指出,光韻達從事的精密激光制造與服務,主要是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小批量、多品種、非標准化以及交貨期短、對客戶的需求快速反應的特點。而與傳統制造工藝相比,個性化、小批量、快捷性正是3D打印技術的優勢所在,因此從主業經營考慮,光韻達未來若介入3D打印行業,也並不出乎市場意料。

  華中數控 年內漲幅24.08%

  近期,具有3D打印概念的個股漲勢凶猛,其中,華中數控年內累計漲幅達24.08%。

  上周五,華中數控以15.46元的漲停價報收,目前該股最新動態市盈率為83.89倍。

  關於公司是否涉及3D打印技術,華中數控早在2012年12月19日就發布澄清公告,稱此前有媒體文章《武漢擬建3D打印工業園 華中數控參與研發》報道不符合實際情況。該文稱“相關渠道消息,華中科大旗下公司華中數控參與了技術研發”、“華中數控此前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曾明確表示,公司與華中科大合作研發3D打印相關技術,但尚未形成產品”。

  針對上述文章報道,華中數控表示,經核實上述報道不符合實際情況。到目前為止,公司未參與華中科技大學3D打印技術的研發。公司於8月28日就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對投資者提問做出了明確回復:“武漢打造世界最大‘3D打印機’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和公司沒有關系,史玉升教授和公司也沒有建立合作關系。” 。

  從基本面來看,公司從事數控系統及其裝備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少數擁有成套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具有自主配套能力的企業之一。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中、高檔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數控機床及紅外熱像儀。

  業績方面,2012年三季報披露,公司預計2012年度淨利潤為566.85萬元至1134.7萬元(2011年度為2834.26萬元),同比下降60%至80%,主要原因是下游數控機床市場需求將繼續萎縮,導致公司銷售收入同比減少,同時研發、市場投入將有所增長。1-9月公司淨利潤同比降低40%,主要系營業收入下降23%、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分別同比增加7%和73%所致﹔營業外收入同比增長540%,主要系確認“十二五”重大專項財政補貼收入增加所致。

  2012年12月31日公告,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書,共建下一代智能型高檔數控系統關鍵技術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三年內在全國設立不少於10個國家數控系統技術研究中心,協助公司進行華中8型數控系統和“數控一代”產品應用開發和示范推廣工作,每年以雙方名義申請數控技術相關發明專利10項。公司在2013年度支付給華中科技大學600萬元技術研發費用,2014年至2015年每年將支付700萬元的技術研發費用。同時擬與華中科技大學續簽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和技術許可使用合同。

  宏昌電子 年內漲幅23.98%

  數據統計顯示,涉及3D打印技術的宏昌電子,年內上漲23.98%,最新收盤價8.53元,市盈率(TTM)78.84倍。

  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俗稱,其核心是數字化、智能化制造與材料科學的結合。與傳統上對原材料進行切削的減材制造方法正相反,其過程好比轉頭砌牆,逐層添加材料,最終形成物件。3D打印這一項顛覆性的制造技術,亦被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

  業內人士表示,3D打印技術在海外已經出現了20余年,但市場規模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主要原因還是技術分散,而且市場有不同細分。有關專家預計,隨著社會關注和投入程度的提高而加速發展,整個產業將迎來量的飛躍,並首先帶動相關設備生產企業的發展。

  宏昌電子是國內領先的電子級環氧樹脂制造商。液態環氧樹脂,通過激光使樹脂硬化成形,是3D打印的主要材料。公司主營電子級環氧樹脂的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阻燃型、液態型、固態型、溶劑型和其他專用型五大類環氧樹脂,是國內主要環氧樹脂制造商之一。從收入規模、資產規模、利潤規模等綜合指標看,公司綜合排名在行業前 3 位。

  分析人士認為,我國推動“3D打印”產業化,其路線圖和中長期發展戰略即將制定。無論其影響以及未來革命性如何,潛在的商機應該是巨大的,而眾多企業已經對此行業躍躍欲試,其中不乏先行者。那麼,作為剛起步的3D打印,在目前眾人看好的前提下,在前期表現搶眼的基礎上,有望逐步從啟動到產業化進展,而對於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也有望從“急先鋒”升級為“主力軍”,成為市場重點關注的對象。

  對此,華安証券認為,環氧樹脂行業受下游電子行業和風力發電行業拉動。電子級環氧樹脂的主要應用領域為覆銅板的生產,其次是各種電子零件、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封裝。隨著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國外電子信息制造業向中國的產業轉移,國內印制電路板需求旺盛,持續快速發展。環氧樹脂還廣泛應用於風機葉片的制造以及特種涂料,而宏昌電子是國內首家獲得德國勞氏船級社認証的風機葉片用環氧樹脂生產廠商,國內風電行業的高速發展必將帶動公司的復合材料用環氧樹脂制造快速增長。

  預測公司 2012年至2014年發行攤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14元、0.15元、0.22元。

  大族激光

  年內漲幅32.15%

  受3D打印概念再次遭到市場追捧影響,大族激光走勢強勁,年內累計漲幅達32.15%。

  上周五,大族激光以10.81元的漲停價報收,延續強勢,目前該股最新動態市盈率為13.68倍。

  公司被認定為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重點軟件企業和深圳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示范基地重點推廣示范企業。具備年產3000台激光加工設備的生產能力,是國內最大的激光信息標記設備制造企業。

  對於大族激光頭頂“3D打印概念”光環,大族激光董秘辦的一位工作人員曾表示,大族激光其實目前尚未進入3D打印領域,其股價上漲更多來源於業內對其激光技術運用於3D打印機的預期。3D打印機一般要用到激光器組件,而大族激光是國內激光設備的龍頭企業。業內普遍認為,3D打印的快速發展將帶動激光設備產業的提升。

  聯訊証券表示,公司作為激光加工設備龍頭,估值優勢顯著。預計2012年至2014年公司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37億元、54.21億元和69.21億元,分別實現每股收益0.58元、0.70元和0.88元,估值較低,給予“增持”的投資評級。

  長江証券表示,基於公司在國內外激光設備領域無可爭議的龍頭地位,在下游中小功率激光設備的強勁需求拉動下,並結合公司大功率設備的向上預期,看好大族激光保持高增長率,並有望在3D打印等新技術的帶動下,突破盈利的天花板。預計公司2012年至2014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9元、0.74元、0.90元,首次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數據統計顯示,蘇大維格年內上漲19.65%,最新收盤價37.09元,市盈率(TTM)64.95倍。

  公司是我國微納光學技術應用的開拓者,國內領先的微納光學產品制造和技術服務商。公司主要從事微納光學產品的設計、開發與制造,關鍵制造設備的研制和相關技術研發服務。

  分析人士認為,蘇大維格進入3D打印這一行業具有良好的基因,一方面部分國外3D打印廠商採用了類光刻技術,而蘇大維格有相關技術積累,自主開發過紫外激光干涉光刻設備等﹔另一方面,紫金立德的模式體現國際合作在推動新興技術中的重要作用,而蘇大維格所在的蘇州工業園有與以色列等國企業高校合作的豐富經驗,利於公司吸收學習國外經驗、快速切入新行業。

  方正証券認為,公司作為微納光學領域國內龍頭,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優勢明顯,雄厚技術積累為公司快速開拓多產品、多領域業務打下良好基礎。導光膜已開始搶佔市場,創新的非ITO導電膜技術也取得實質性進展。隨著建設項目的逐步投產和業務開拓的順利進展,公司未來發展空間值得期待。預測公司2012年至2014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65元、1.01元和1.29元,對應市盈率分別為37倍、24倍和19倍,給予“增持”評級。

  蘇大維格

  年內漲幅19.65%

  南風股份

  年內漲幅22.65%

  南風股份於去年8月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南方風機研究所將投資“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項目”,總投資1.68億元,資金由南方風機研究所自籌。根據公告,本項目自主研發的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是一種原創性的“增材制造”新技術,這種技術廣義的說法就是國際上流行的3D打印技術。該技術可廣泛應用於百萬千瓦核電裝備,百萬千瓦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及水電、石化、冶金、船舶等行業現代重大工業裝備合金鋼等重型金屬構件的制造。

  具體來看,南風股份年內上漲22.65%,最新收盤價22.31元,市盈率(TTM)65.11倍。

  公司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專業從事通風與空氣處理系統設計和產品開發、制造與銷售的企業,業務主要面向核電、地鐵、隧道、風力發電和大型工業民用建筑五大應用領域。分析人士表示,與行業領軍團隊合作是南風股份進軍3D打印的最大優勢,一旦項目成功,則對3D打印產業化將起到巨大的示范和拉動效應。

  湘財証券表示,維持對公司“增持”評級。暫不調整此前對公司盈利預測,預計 2012年至2014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1元、0.45元、0.39元。當前估值處於較高位置,但出於對新技術前景的期待,給予“增持”評級。

  銀邦股份

  年內漲幅12.18%

  銀邦股份於2012年8月15日發布公告稱,與無錫安迪利捷貿易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飛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設立公司主營業務暫定為高密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各類新材料與復雜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其中主營業務中有部分產品涉及激光快速成型技術。該技術是金屬3D打印技術中的一種。

  數據統計顯示,銀邦股份年內上漲12.18%,最新收盤價24.78元,市盈率(TTM)40.12倍。

  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焊用鋁合金復合板帶箔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內唯一的電站空冷系統用鋁鋼復合帶材的批量生產企業。

  對此,華泰証券表示,成立子公司,步入激光快速成型業務領域。三季度公司投資成立了參股子公司飛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進軍數字化制造領域。公司把握制造業技術升級創新的發展機遇,為打開頗具潛力的市場空間,進行積極的技術和經驗儲備。現階段公司設備引進和建設而計劃進行,子公司將會在未來逐漸貢獻利潤。維持“增持”評級。預計公司2012年至2014年,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72元、1.20元、1.58元。公司多金屬復合材料和激光快速成型業務未來發展空間較為廣闊,對優化公司產品結構和盈利能力有較強的推動作用,維持公司“增持”的評級。

(來源:中國經濟網—《証券日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