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女孩用1根拇指敲出200多萬字文學作品(圖)--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腦癱女孩用1根拇指敲出200多萬字文學作品(圖)

2013年02月22日08:32    來源:大眾日報    手機看新聞

  劉曉琳:“拇指姑娘”敲擊文學夢

  在萊陽,有一位腦癱女孩,她無法正常說話,無法自如地控制四肢,隻有小學文化程度,卻用一根拇指敲出了2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

  □ 本報記者 申紅 卞文超 本報通訊員 李夢

  2月18日,記者到訪時,劉曉琳正在家中上網。她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左手搭在右臂上穩定右手,右手的四根手指撐住桌面,大拇指才能艱難地敲擊鍵盤。20來個字,常人幾秒鐘就能打完,劉曉琳足足用了5分鐘。

  看到記者,曉琳吃力地想要站起來,高興地“咿哇”叫著,可隻有母親能夠聽懂她的話。難以想象這樣一個女孩,無法像常人一樣說話,無法自如地控制四肢,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卻在網絡上寫出了一部部廣受好評的小說。

  小說裡的人物就像我的孩子

  萊陽市城廂街道西至泊村,劉曉琳家住在春陽街十三巷。院子裡一株白玉蘭樹亭亭玉立,寒冷中抽出蓬勃花苞。劉曉琳的母親說,今年這樹打的骨朵特別多。

  劉曉琳在自己的房間裡坐著,一邊上網聊天,一邊忍不住笑出聲。這是一個美麗的女孩,清秀的瓜子臉,眼睛明亮,皮膚白皙,利落的短發透出可愛。如果不言語不行動,幾乎看不出這是一位腦癱患者。

  曉琳的母親田鳳在村頭經營一家賣煙的小商店,父親劉鳳雲為一家企業看管車輛,曉琳常常獨自留在家中。自從開始寫作以來,獨處的時光變得珍貴而充實。每天上午7點半左右,吃完早飯的劉曉琳便挪到電腦前,用右手拇指打開電腦,開始了一天的寫作。

  “我一般是上午和下午的時間寫作,這段時間通常我一個人在家裡,比較安靜,可以激發我的創作靈感,思路也非常順暢。”曉琳通過打字告訴記者,她每天平均寫作六七個小時,一天能寫八千多字。

  對健全人來說,這樣的寫作速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隻能用一根拇指打字的殘疾人來說,更是緊鑼密鼓的緊張工作。曉琳卻並不覺得辛苦,創作對她來講是輕鬆而快樂的,因為可以用文字去刻畫出每個活生生的人物。

  “她們都是在我的筆下誕生的,我就是她們的母親,沒有哪位母親會覺得養育孩子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相反她會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孩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曉琳幸福而驕傲地說。

  母親曾因她抬不起頭

  雙手無法自如控制,走路要靠在牆上一點一點挪動,說話要使上很大的力氣才能發出幾個簡單的音。這是曉琳每一天都要面臨的困境。即便如此,曉琳並不回避生活,直面屬於自己的人生。

  “我是個殘疾女孩,從小就知道自己與別的孩子不同,我不能獨立行走,講話含糊不清,沒有朋友跟我玩,我是個孤獨的孩子,但上天剝奪了我的自由,卻賜給我一顆聰慧的大腦,讓我擁有一份熱愛的文字工作,可以用文字去書寫美妙人生,每一天都是充實和滿足的。”曉琳說。

  25年前,曉琳來到了這個世界,母親難產使她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症。

  從此,父母帶著她踏上了漫漫求醫路,“看病”、“治療”……曉琳的童年一直被這些詞語所包圍。輾轉全國各地治療,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付出了艱辛和努力,但醫學的奇跡始終沒有出現。

  “到北京武警醫院治療時,曉琳的頭發全部被剃光了,那麼小的孩子從頭到腳扎滿了針……”回想起帶著曉琳四處奔波治病的艱辛,母親田鳳的眼圈紅了:“這孩子很不容易。”其實做母親的又何嘗容易?田鳳說,她也曾抬不起頭,想不開:孩子如果一輩子都這樣,等父母老了,誰來照顧曉琳?她甚至想過要抱著曉琳去跳海。

  生活的希望總會透出一絲光亮。曉琳9歲在西至泊村入學,雖然無法和別的同學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也無法動手寫字,但“腦子好使”,好像比一般孩子都要聰明。讀小學時,曉琳對老師講的所有內容,幾乎都能銘記於心,無論數學題還是古詩詞,隻要老師教一遍她就能記住。只是因為手不聽使喚,字總是寫得七扭八歪。

  剛上學時,一些同學會好奇地圍著她看,起初曉琳並不生氣。后來被圍觀多了,她才覺得自尊心有些受損。曉琳個性中有倔強的一面,她上學時,堅持不在學校上廁所,因為不想給別人帶來麻煩。“隻要我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就不去麻煩父母跟家人,雖然做起來會比別人慢許多,可我依然要親自去完成。”

  由於身體殘疾和家庭經濟困難,2003年小學畢業之后,曉琳輟學回家。

  那時,父母為了生活奔波忙碌,隻能把曉琳一人擱在家裡,每天陪伴她的隻有電視、書和一條寵物狗。為了忘記生活中的不開心,本就喜歡文學的她沉浸到了小說中,把爸爸的書翻出來看了一本又一本。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