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爸爸去哪兒》一枝獨秀
祝 秀
《爸爸去哪兒》作為湖南衛視2013年第四季度的重點節目,接檔《快樂男聲》於周五晚10點檔播出。從播出編排來看,湖南衛視對其首次試水的親子真人秀節目抱有相當大的期望。而業界對這檔從韓國MBC電視台原版引進的親子節目持觀望態度,不少人覺得這類節目在中國沒有市場,很可能會遭遇滑鐵盧。事實上,《爸爸去哪兒》的播出效果好得出人意料,據CSM全國網收視率,第一期1.1%,第二期1.67%,第三期1.8%,到目前播出的第四期收視率已達2.16%,市場份額13.70%,牢牢佔據同時段收視第一,刷新國內衛星頻道同類節目單期份額。
比起亮眼的收視表現,更值得關注的是《爸爸去哪兒》節目第一、二期實現“零差評”,網絡傳播能量和口碑美譽度堪比去年的《中國好聲音》,一時之間再現周五晚電視機前守候、微博同時熱烈直播討論的盛況。《爸爸去哪兒》的火爆,對電視界的影響立竿見影。根據目前各大衛視公布的2014年綜藝節目單,可以預見明年將迎來親子節目滿屏跑的一場混戰——《家有兒女》、《我猜我寶貝》、《爸爸你好嗎》、《辣媽學院》、《花樣爺爺》、《因愛而生》、《爸爸請回答》、《改造熊孩子》、《寶貝看你的》、《中國新生代》等將在多家衛視先后播出。
事實上,目前在省級衛視平台上已播出的親子類節目並不止《爸爸去哪兒》這一檔,湖南衛視也並不是親子類節目的先鋒和開創者。同檔期的有浙江衛視的《人生第一次》、《我不是明星》,陝西衛視的《好爸爸壞爸爸》,青海衛視的《老爸老媽看我的》等。相比較而言,《爸爸去哪兒》為何能夠一枝獨秀?
他山之石的接地氣改編
《爸爸去哪兒》引進韓國MBC《爸爸!我們去哪兒?》節目模式,該節目在韓國收視火爆,長期雄踞第一,這意味著《爸爸去哪兒》擁有了先天優勢。按照國際版權合作慣有的方式,湖南衛視負責中國版節目的所有拍攝制作,MBC派遣飛行制片人及技術人員從前期到拍攝進行現場指導。
但比起節奏緩慢、略有拖沓的原版韓國節目,《爸爸去哪兒》通過設置更多環節和簡練的剪輯,加快了節目節奏,更符合中國觀眾收視習慣。此外,在外景地的選擇上,無論是北京的山溝還是寧夏的沙漠,除了作為環境要素推動節目進展和人物表現外,其獨特的風景氣質也讓觀眾印象深刻。節目組天南海北地跑,第三站外景地選擇了雲南大理,則更有地域風情。對此,執行導演蔣良表示,韓方團隊並不建議湖南衛視選擇太多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外景地,因為擔心觀眾的注意力分散,而湖南衛視的導演組起初對觀眾接納這檔節目的信心不足,害怕觀眾認為節目沒有賣點,因此在外景地的選擇上還是進行了比較大的變化。但為了方便節目組的拍攝,外景地距離機場的車程必須在1.5個小時之內。
“爸爸去哪兒哪就火”。節目影響之大,使得其外景地一時成為所謂“親子游”勝地,不少網站打出“在寧夏沙坡頭,白天滑沙、探險,乘坐羊皮筏漂流﹔夜晚賞月、篝火,欣賞沙漠焰火”的宣傳語,完全復制了《爸爸去哪兒》的行程。
此外,與韓國觀眾更喜歡熱鬧的綜藝不同,國內觀眾更喜歡從節目中得到些什麼。相比韓版的綜藝氣質,一向擅長拍攝紀錄片的謝滌葵團隊,也將紀錄片氣質和人文情懷帶進了中國版。除了睡前父子溫情對話的環節被放大外,在寧夏沙漠這一輯中,對植草治沙的介紹,對古老的黃河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的展示,無不顯示了節目組的用心,更彰顯親子類節目的教育價值。
選角是成功的關鍵要素
《第一次任務》中的真人秀“演員”都是普通孩子,而《爸爸去哪兒》中出現的是明星父子,一開始即擁有注意力資源的先發優勢。這種情況下兩相比較,採用前一種模式的節目在選角上要更為慎重,要挑選更有童言童趣、更有表現力、更能營造真人秀氣質的兒童來出演,否則會出現《人生第一次》的困境:觀眾認為裡面的孩子不夠吸引人,希望能“再可愛一些”。
孩子一向是電視節目的法寶,是提高收視率的利器。《爸爸去哪兒》和《我不是明星》中的主角雖然均是“星二代”,然而《爸爸去哪兒》中的小孩年齡在4至6歲之間,他們的童趣、可愛、萌等特質和天真自然的表現,比起已長大成人的“星二代”的才藝,更能打動人心。
《爸爸去哪兒》的選角是非常關鍵的成功要素。節目組甄選的標准是:年齡在4到6歲之間、外形可愛、個性迥異。制作組精心挑選的這5對明星父子,各有各的特點和粉絲群體,他們的同意出演已成收視保証。僅“不老傳奇”永遠的偶像林志穎和他細心保護、鮮少在媒體上露面的兒子的加入,就已成為節目的最大亮點,因此林志穎父子的出演也一直是節目推出之際宣傳的重磅砝碼。從播出效果來看,“小小志”Kimi不負眾望,毫無矯飾的自然表現萌化人心。當林志穎和Kimi合唱起“十七歲那年的雨季”時,配上節目的氣氛營造,不少粉絲感動落淚。而其余幾對父子,田亮和其女兒——蘿莉女漢子Cindy,導演王岳倫與主持人李湘的女兒王詩齡人俏嘴甜,演員郭濤的“糙兒子”男子漢石頭,模特兼大廚張亮和他的孝順兒子天天,均得到大眾喜愛。各有特色的親子組合,各自攻佔其目標群體,為節目的成功立下汗馬功勞。
龐大的戶外真人秀制作團隊
接棒《爸爸去哪兒》制作任務的是湖南衛視《變形記》團隊,被稱為“被埋沒、被邊緣、有才華、有愛”的隊伍。《變形記》是記錄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身份互換的紀實性節目,魏文彬稱之為湖南衛視“難得的充滿人文關懷的節目”。以導演謝滌葵為首的一行人,曾制作過5季《變形記》,具有豐富的戶外真人秀制作經驗。
輕鬆有趣的節目背后,是謝滌葵團隊付出的巨大努力。節目組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與韓國制作方的配備一致,《爸爸去哪兒》共有40多個機位,其中活動機位20多個,加上導演、攝像、后勤保障,現場的工作人員共有100余人。正是如此龐大的攝像團隊,才在三天兩晚的拍攝中總共積累了1000多個小時的視頻素材,而這些素材最終僅會剪成不到兩個小時的節目。為了去蕪存菁,更要有一支10余人的觀片小分隊對這些素材先行梳理,發現並匯總有趣的情節給到編劇組,僅完成這項工作就需要四五天。
親子真人秀紛紛上馬,一大原因便是風險小、成本低。事實上,要真正做好一檔戶外親子真人秀,投入成本不可低估。
《爸爸去哪兒》目前播出四期,前兩期實現零差評,第三、四期開始有不同聲音,節目正在往爭議化方向走。對於它的傳播效果,還需時時關注,方可為方興未艾的親子真人秀節目制作提供寶貴經驗。
小鏈接:目前地方衛視親子節目開播情況
節目名稱 | 播出平台 | 開播時間 | 性質 | 模式 |
人生第一次 | 浙江衛視 | 2013年7月17日 (9月25日結束) | 親子真人秀 | 借鑒日本NTV 《第一次任務》模式 |
我不是明星 | 浙江衛視 | 2013年8月26日 | 首檔星二代才藝展示真人秀 | 原創 |
爸爸去哪兒 | 湖南衛視 | 2013年10月11日 | 明星親子旅行生存體驗真人秀 | 原版引進韓國MBC 《爸爸!我們去哪兒?》 |
好爸爸壞爸爸 | 陝西衛視 | 2013年10月11日 | 代際溝通類真人秀 | 本土原創 |
老爸老媽看我的 | 青海衛視 | 2013年10月13日 | 寶貝成長見証秀 | 原版引進日本NTV 《第一次任務》 |
星星知我心 | 浙江衛視 | 2013年10月23日 | 未婚明星親子互動真人秀 | 原創 |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