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游客質疑香山紅葉不紅 回應稱黃葉也算變紅[圖]

桂田田

2013年10月28日14: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游客質疑香山紅葉不紅 回應稱黃葉也算變紅(圖)

  27日香山紅葉變色率達到72%,但仍難有“漫山紅遍”的感覺 攝影/本報記者 賈婷

  “26日,香山紅葉變色率已達到60%,進入最佳觀賞期”的消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香山賞紅。上周末,香山公園接待約20萬游客,創下了本屆紅葉節開幕以來雙休日接待游客量的新高。但許多蜂擁而至的游客抱怨並沒有感覺到“漫山遍野”的紅葉,這個“紅葉變色率”的預報到底是怎麼預報出來的?北京青年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游客質疑:最佳觀賞期為何難見紅葉

  “到香山光看人了,沒看到紅葉。”日前,有游客反映在香山紅葉的“最佳觀賞期”裡沒看到園方所說的變色率達到60%的紅葉,隻看到擁擠的人群。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實地調查后發現,香山公園入口處的平地部分確實少見紅葉,但南部紅葉區樹葉變紅率基本符合官方發布水平。對此,香山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許多外地游客時間有限,無法登高賞紅,才造成“香山無紅葉”的誤解,如果游客按照景區提示的賞紅路線登高賞紅的話,是可以觀賞層林盡染的紅葉美景的。

  日前,“香山紅葉變色率已達到60%,進入最佳觀賞期”的消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游客前來香山賞紅。上周末,香山公園接待近20萬游客,創下了本屆紅葉節開幕以來雙休日接待游客量的新高,更是造成了香山路進山方向超過2公裡的大堵車。

  然而,許多為紅葉而來的游客卻表示,在香山公園內沒有看到理想中漫山紅遍的紅葉,隻在一大片的綠樹叢中看到少數幾棵或黃、或橘、或紅的樹,不少人因此對香山賞紅之旅頗感失望。“走到哪兒都有人,纜車也要排隊,廁所也要排隊,光看人了,根本沒看到幾片紅葉。”一位來自河北廊坊的游客認為自己被香山紅葉的宣傳給騙了,“不是說已經進入了最佳觀賞期嗎?紅葉呢?”

  記者體驗:平地無紅高處紅

  香山公園裡真如游客說的那樣沒有紅葉嗎?為何官方此前發布消息稱紅葉變色率已達到60%,進入最佳觀賞期呢?

  昨天中午,為了了解香山公園內紅葉的真實情況,北青報記者來到香山公園實地體驗。還未入園,從香山路上就可看到遠處的山頭上,大片樹葉已經變色,或黃、或紅地夾雜在綠樹之間,目測比例超過五成。入園后,情況就有了變化,極目之處大部分都是常青的鬆柏樹,隻有少數幾棵變色的黃櫨樹和楓樹零星點綴在道路兩旁的綠樹叢中。此外,路邊還有一些小的紅楓樹盆栽,與綠色的常青樹形成鮮明的對比。

  根據此前香山公園公布的南北兩條賞紅路線——索道觀賞路線及環游香山賞紅路線,北青報記者實地走訪后發現,在香山公園的紅葉區內,紅葉的覆蓋量與平地區域有驚人的差別,大量黃櫨樹已經開始變色,顏色由黃到紅,深淺不一。在靜翠湖、看雲起亭、香爐峰等幾處園方公布的最佳觀賞點處,可以看見山坡上已被大量的紅葉覆蓋,海拔越高,紅葉的覆蓋率越高,顏色也越深。特別是索道沿線,可以在高處俯瞰香山紅葉的全貌,同時又能看到紅葉覆蓋率逐漸增加的過程。

  “怎麼樣,上面有紅葉嗎?”在北青報記者走訪的過程中,一路上都能聽到上山游客向下山游客打聽海拔較高處的紅葉覆蓋情況。而大部分下山游客都表示,海拔高的地方紅葉會多一些,但是因為體力不支,時間有限,無法登到最高處便遺憾返程。少數達到最高點的乘客表示,“上面的紅葉特別多,爬得動的話值得一看。”

  園方解釋:沒看到紅葉是因為爬得不夠高

  “紅葉一般都分布在南部紅葉區和北部索道沿線一帶,游客按照我們提示的線路游覽的話,是可以看到紅葉的。”面對游客“香山無紅葉”的質疑,香山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香山公園紅葉物候觀測小組最新統計數據,目前香山的紅葉變色率已達到72%,是看香山紅葉層林盡染、如火如荼、漫山紅遍的最佳時機,“游客沒有看到紅葉,可能是因為走的不夠遠,爬得不夠高。”

  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雙休日入園賞紅的游客大部分是來自外地的跟團游客,由於時間有限,再加上對園區不夠了解,許多外地游客只是在山下的平地區域簡單逛一逛就離開了,沒有爬到高處,因此也錯過了香山紅葉的別致景觀。“我們特意在平地區域的道路邊放了一些楓葉的盆栽,就是為了滿足這些沒有時間登高賞紅的游客,讓他們在不排隊坐索道和爬山的情況下,也能觀賞到紅葉。”

  攝影/本報記者 賈婷

  解讀

  紅葉變色率有專用計算公式

  24%、43%、60%、72%……自香山紅葉節開幕以來,香山公園陸續發布的紅葉變色率成為游客們賞紅的風向標。這個數字是如何得出的呢?

  據紅葉物候觀測小組工作人員尚紫陽介紹,觀測小組在全山選取8處樣點,對園內的10萬株黃櫨樹進行觀測。觀測小組將紅葉區劃分為南北兩部分,在南部黃櫨樹較多的區域設置了5個樣點,北部則取了3個樣點。每個樣點處,在保証海拔、坡度、樹種、樹齡等要素不同的前提下,選擇5棵黃櫨樹作為樣本,並通過在樹干上噴紅漆,樹枝上挂白色標簽、系綠繩子的方法進行標記。接下來,觀測小組會在每棵樹上選擇東西南北四根樹枝進行觀測。

  “我們通過目測,把變色面積比例小於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三分之二至一的葉片數進行記錄,同時利用皇家園藝比色卡來測量黃櫨葉的顏色值。”尚紫陽說,8個樣點的數據採集完成后,會通過“香山紅葉平均變色率計算公式”得出單棵樹的變色率,之后再利用公式綜合一個樣點5棵樹的變色率,得出該樣點的變色率,以此類推,得出全園的紅葉變色率。

  據了解,“香山紅葉平均變色率計算公式”是香山的一項科研成果,綜合了公園多年的觀測經驗,還發表了相關的科研文章。

  紅葉物候觀測小組是個“季節性”組織,每年的紅葉節前成立,紅葉節結束后解散,小組組員隻有兩三名技術員,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觀察紅葉變色率,為游客提供准確及時的服務。香山紅葉變色分為初期、中期和盛期三個階段,初期和盛期每兩天測一次數據,中期每天測量一次數據。如遇大風、降雨、降溫天氣,會及時增加觀測次數,更新紅葉變色數據。此外,香山公園內蛤蟆山、隔雲鐘、香山寺三處的氣象站每天記錄氣溫、土壤溫度、濕度、空氣相對濕度等指標,如果數值出現明顯波動,紅葉物候觀測小組也會調整觀測計劃。

  對話

  “黃葉”也計入紅葉變色率

  北青報記者對話香山公園紅葉物候觀測小組成員尚紫陽。

  北青報:游客為什麼會有“香山無紅葉”的感覺?

  尚紫陽:那些游客走得不夠遠,爬得不夠高吧。公園入口處游客走的比較多的那片平地區域其實大部分都是常青的鬆柏樹,而且鬆柏樹長得比較高,會擋住那些能變色的樹,不從高處看的話,確實是體會不到那種漫山紅葉的感覺。

  北青報:我走訪以后發現,海拔高的地方確實紅葉覆蓋率較高,但是跟滿園的樹相比,紅葉的部分應該達不到此前公布的60%。

  尚紫陽:是這樣的,我們公布的紅葉變色率是針對園內10萬株黃櫨樹而言,並不是說整個公園裡的樹有60%已經變紅,我覺得這裡可能存在一個理解上的誤差。而且好多游客都以為香山紅葉是楓葉,其實不是,我們的變色樹種大部分是黃櫨樹,楓樹是比較少的。

  北青報:我看到很多樹葉其實還不是很紅,黃色和橘色居多,這些也屬於紅葉嗎?

  尚紫陽:是的,我們的紅葉變色率裡邊包括變黃的樹葉,這些樹葉原本的顏色都是綠色的,所以隻要是變色,都會統計到紅葉變色率中。目前有些樹葉的顏色還不是特別深,隨著氣溫的下降,那些黃色葉子的顏色會逐漸加深。

  北青報:目前的紅葉變色程度與很多游客想象中的“紅葉似火”還是有差距,似乎不能稱為最佳觀賞期。

  尚紫陽:目前按照紅葉變色率的百分比,我們就認為是已經達到最佳觀賞期了。其實觀賞紅葉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美。目前這個時間,一直到10月底,游客可以觀賞到黃綠相間的色彩斑駁之美﹔11月上旬到中旬,葉子徹底紅透了,可以看到漫山染遍的紅葉之美﹔等到天氣再冷一點,起風的天氣,紅葉紅透了從樹上吹落下來,可以感受到那種落葉的蕭瑟之美。

  文/本報記者 楊凡

  新聞鏈接

  “最佳觀賞期”總在霜降過后

  據了解,每年的10月24日至10月30日為香山紅葉節,而由於每年此階段的具體氣溫不同,觀賞時間也有略微差異。

  坊間有詩雲:“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也就是說,每年農歷“霜降”過后才是黃櫨紅葉顏色最美的時候,而農歷霜降多在每年10月23日左右,隨著氣溫逐漸走低,也就促成了香山紅葉的最佳觀賞期。

  據相關資料顯示,由於植物葉子變紅的地區和時間與當地地形地貌、氣候特點、陽光照射等因素影響有關。山峰高處寒冷,故紅葉比低窪地區要紅得早些,在北京地區,紅葉觀賞區域廣,從西北到東南方向上,深山嶺、淺山地區、平原區等依據海拔高度和氣溫不同而層次變化分明,觀賞期可從9月下旬起到11月中旬后,長達近兩個月,“秋風早至葉早紅”,10月23日“霜降”節氣過后,北京將層林盡染,進入“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最佳觀賞期。

  據中國旅游天氣網數據顯示,今年的香山紅葉最佳觀賞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文/本報記者 孔德婧

  “紅葉指數”分為哪幾個級別?

  據悉,氣象部門發布的紅葉指數共分五級:1級指非常適宜觀賞紅葉,全北京市紅葉基本都進入最佳觀賞期﹔2級指比較適宜去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區觀賞紅葉﹔3級指比較適宜觀賞紅葉,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區觀賞效果較好﹔4級指不太適宜觀賞紅葉,陰天或有零星小雨,並且紅葉變色率較低﹔5級指不適宜觀賞紅葉,有大霧或大風天氣,山路濕滑。

  除了北京地區發布的紅葉指數,四川省林業廳森林旅游中心“紅葉指數評定小組”也為紅葉指數制定了不同的分級標准。

  根據《四川省紅葉指數發布管理辦法》,紅葉指數依據變色率可分為Ⅲ級,即:“Ⅰ級紅葉指數”代表葉子變色率為10%-35%之間,處於葉片發黃狀態,較適宜出游觀賞﹔“Ⅱ級紅葉指數”代表葉片變色率為35%-60%之間,處於紅黃與橙紅之間,適宜觀賞﹔“Ⅲ級紅葉指數”代表葉片變色率為60%-95%之間,全部是深紅、暗紅或紫紅色,是觀賞紅葉的最佳時期﹔“-”代表還未達到Ⅰ級紅葉指數。

  還有哪些類型的“觀賞指數”?

  在其他國家,也有一些專門針對植物觀賞最佳時期制定的“觀賞提示”。以日本為例,每年春天都是觀賞櫻花的最佳時節,日本國家旅游局在其官網發布的一份“櫻樹開花預測圖”中,並沒有按級別列出觀賞指數,而是按照緯度的不同預測櫻花開放期,依此繪制了一張“開花時間地圖”,為游客的出行和觀賞提供便利。

  民間自制“觀賞指數”頗受青睞

  今年春季,我國櫻花盛放之前,網上流傳的一份“驢友”自制的“觀賞指數表”便悄然走紅。這份指數表中包含“櫻花美麗指數”、“賞櫻擁擠指數”、“賞櫻關鍵詞”、“賞花參考時間”等四部分內容,既包含了最佳賞花時間等信息,也包含針對景區擁堵情況的貼心提示,發揮了較強的“提示性作用”。這類指數表並不是經由權威渠道發布的,其性質更類似於網友自制的“旅游攻略”,因此有不少旅游愛好者指出,民間自制的“指數表”雖然實用性很強,但在信息的准確性上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文/本報記者 桂田田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