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外國人眼中的清末京城:小孩的辮子像避雷針(圖)

2013年11月12日10:19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外國人眼中的清末京城:小孩的辮子像避雷針(圖)

  ▲郊游或遠足時人們騎雇來的牲口,牲口的主人就在旁邊小跑地跟著。這些苦力每天行走的裡程簡直長得不可想象,而且他們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在整個東方,被認為是最蠢笨的驢子是最重要的家畜。它們無怨無悔地背負著加在身上的所有重物。隻有給它重新釘掌的時候,它才會小小地反抗一下。——約翰·拉貝

  ▲我在北京的時候那裡還沒有現成的柵欄。人們用鋸子加工木材。但要制作木板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需要有專業的技術。首先要用墨汁浸飽的鉛垂線在木頭上劃線。把鉛垂固定在木料的一端,讓繩子自然垂下,然后稍微抬起一點,再在木料上印出一條筆直的線。在圓木料上用這樣的方法打上標記后,就把它斜置起來。一個人在上、一個人在下開始鋸木頭。——約翰·拉貝

  ▲這個中國小孩頭頂上的四條小辮子就像避雷針,實際上也是出於類似的考慮,據說這樣梳頭可以辟邪。我還聽說,也是出於同樣的講究,中國房屋和寺廟的房檐末端都是上翹的,這樣可以避開和驅散邪惡的力量。——約翰·拉貝

  拉貝夫婦和朋友在一個帶祭祀桌的古墓前合影。

  在手稿中,拉貝把收集來的圖畫與內容一致的照片貼在一起,相映成趣。

  舊中國人們散步時手裡拿的不是拐杖,而是鳥籠。經常能看到散步人的手裡提著三四個鳥籠子,或者舉著一條木杆,上面站著被拴住的鳥兒,它們能在半米到一米的范圍內自由飛行。也有人舉著玉質鳥杆。我見到更多的是蹲在鳥籠前的中國老人。——約翰·拉貝

  ▲歐洲人和中國人用得最多的交通工具是人力車,一種架在輪子上的椅子。據說人力車是一個傳教士發明的,因為他的妻子有腳疼的毛病,他就想出這個辦法運送他的妻子。那時還沒有橡膠胎的人力車,都是“鐵皮車”,用的是鐵釘固定的木質輪子。雖然坐在這樣的人力車上會搖搖晃晃,但它至少有緩沖裝置,可以降低行走過程中的沖撞。在沒有汽車的時代,隻要對速度要求不那麼高,乘坐這樣的人力車還是很舒服的。你可以高高地坐在車上,整條街道一覽無遺。即使在最惡劣的天氣下,也可以腳不沾土地從自己家到達任何一個朋友的住所。還有什麼可以奢求呢?那時我們並不像今天在亞洲的歐洲人一樣,離開汽車就走不動路。優越一些的“西方人”,擁有自己的私人人力車,這些更壯實的人力車夫覺得有義務比職業人力車夫跑得更快,自己覺得高人一等。時不時地在街上也會上演人力車賽跑大戰,車夫們瘋狂地賽跑,根本無視客人的警告,直到他們累得精疲力竭。——約翰·拉貝

  南京大屠殺的見証人約翰·拉貝以“南京的辛德勒”著稱,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去南京之前,他曾在北京生活多年。

  1908年8月18日,26歲的約翰·拉貝來到北京。他先是在一家德國商店當售貨員,1911年應聘到位於北京東城蘇子胡同的德國西門子駐北京分公司做會計兼文書。靠勤奮和努力,拉貝先后擔任了西門子北京和天津分公司的經理,1931年11月出任南京分公司經理。這位26歲來京、56歲返鄉的德國人,在華生活工作了將近30年,其中17年在北京度過。

  拉貝一家與中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於1910年10月在北京結婚。他的兒子、醫學博士奧托·拉貝生於北京,女兒瑪格蕾特·拉貝、外孫女萊茵哈特均在中國出生長大。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他收集了大量有關北京的照片和繪畫,並附以對近代北京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詳細記錄。在20多本個人日記中,關於北京的日記手稿多達6卷。其中既有他個人對老北京的感受,也真實地記錄了百年前北京的社會歷史風貌,其中的4卷更直接取名為《我眼中的北京》。(本版圖文由梁怡提供 作者為北京聯合大學海外中國學研究中心教授)

(責編:鮑坤子(實習生)、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