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文化交流當成領頭雁 俄中文化交流亟待再上層樓

阿爾喬姆·科布澤夫

2014年11月27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文化交流當成領頭雁(觀點)

  文化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和價值。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是佐証。從1935年到1991年,這部閃爍著崇高理想光芒、洋溢著熾熱革命激情的長篇小說在蘇聯共發行5200萬冊。而自強不息、逆境淬礪的“保爾精神”,跨越了山河阻隔,在中國也受到推崇。2000年中國還拍攝了同名電視劇,並在央視熱播。

  俄中關系是高水平、深層次的往來,可能決定未來100年的走向,因此俄中文化交流至關重要。但一些俄羅斯人對中國歷史文化知之甚少,加上經貿合作中偶爾出現的問題和西方的渲染,便不時炒作“中國威脅論”。為此,我曾在媒體發表《黃色威脅:無中生有》《愛上中國龍》等數篇文章,進行釋疑解惑。我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善良、最不具侵略性的民族。鴉片戰爭以來的100多年,中國一直飽受苦難。始於1931年的中國抗戰持續了14年之久,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樣,中國文化對世界也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未被割斷的古老文明,中國文明與地中海文明是世界的兩大文明。當然,二者之間有著內在關聯,正如中國文化中的陰陽兩極無法絕對分開一樣。

  俄中文化交流亟待再上層樓,對此我提出三條建議:

  定期互展對方展品。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最近50年世界重大考古發現基本都在中國。今年3月中國青銅器在普希金造型藝術館驚艷亮相,備受稱贊,希望這種展覽能經常舉辦。同樣,俄羅斯有很多藝術館,從沙皇時期就積攢了大量珍品,也應不時在中國展出。此外,莫斯科南郊的中共六大遺址也需盡快修復,並修建相應博物館以開展雙方合作。

  實現文化交流本土化。可以讓通曉中國文學、繪畫、音樂的俄羅斯人在電視上介紹中國文化,這樣說服力更強,效果更顯著。當然,交流需要循序漸進,可先用俄語播放,再改換中文。同樣,孔子學院的師資應盡量來自俄羅斯﹔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大量活動,也應在俄主流媒體亮相。

  成立研究中國文化的專職機構。蘇聯時期曾有培訓學生翻譯文學作品的專職機構,今天接力棒傳給了孔子學院。盡管有的孔院也定期出版學員翻譯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但其主要職責是教授漢語。因此,當務之急是成立專司研究中國文化的機構。它可傾舉國之力,系統推出大制作、大手筆。俄科學院遠東所雖肩負上述職能,但該所研究面過寬,難以集中精力,故其6卷本的《中國精神文化大典》前后耗時15年才得以付梓。中國文化研究機構的成立,可使遠東所集中履行其非文化研究職能。如此,文化交流在當今俄中關系的先行者地位,方能得以凸顯。

  (作者為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教授,本報記者陳效衛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7日 23 版)

(責編:王鶴瑾、許心怡)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