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老舍120歲誕辰 來看他“筆下的人物及街市”【6】

2019年01月17日09:04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老舍其人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老舍是滿族正紅旗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時候。老舍一生勤奮筆耕,創作甚豐,代表作有《四世同堂》、《茶館》、《駱駝祥子》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朴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很強的“京味兒”。

你不知道的老舍

 

 

人們熟知老舍在文學上的成就,但鮮少人知生活中的老舍又有哪些雅趣。

刀槍劍戟運用自如

 
 

老舍青島寓所內擺放的兵器

老舍家境貧寒,自幼身體不壯,22歲那年,一場大病險些喪命。病好之后,他想起了鍛煉身體,從此就與武術結下了不解之緣。身為文壇巨擘的老舍,優雅卻不文弱,有俠氣。他在青島居住時,每日晨起練武,風雨無阻。寓所也擺放著武林人常用的兵器,刀槍劍戟皆可運用自如。老舍一生著作等身,但他的第一本書竟然是武術專著。早年甚至還編寫了一本《舞劍圖》,成為他的第一部作品。

十足“畫兒迷”
 

 

老舍與夫人胡絜青

老舍一生愛畫,愛看、愛買、愛挂、愛收藏,愛和畫家交往,是個十足的“畫兒迷”。老舍曾說:“在窮苦中,偶爾能看到幾幅好畫,精神為之一振,比吃了一盤白斬雞更有滋味!”他甚至把欣賞到好畫稱作是一種“幸福”。早在上世紀30年代,老舍先生就開始公開發表觀畫感或評論。從1933年初為《海岱畫刊》寫發刊詞,到1963年登岳陽樓題胡絜青《三秋圖》畫稿詩,30年間,老舍多次公開發表的評畫文章和畫集序文,還有數篇有關繪畫的散文﹔傅抱石、李可染、齊白石等畫家多次被老舍評論或點評到。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老舍愛畫也愛花,老舍在《養花》中也曾寫到 “我愛花,所以也愛養花。”在他北京的寓所到處是花,院裡、廊下、屋裡,擺得滿滿當當,按季更換。老舍說花在人養,天氣晴和,把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裡,一身熱汗﹔刮風下雨,又一盆一盆抬進屋,又是一身熱汗。“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他們眼中的老舍

對於朋友,我永遠愛交老粗兒。長發的詩人,洋裝的女郎。打微高爾夫的男性女性,咬言咂字的學者,滿跟我沒緣。

——老舍

 

 
 

他結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個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車夫、舊警察等舊社會的“下等人”,開懷暢飲,親密無間,宛如親朋舊友,誰也感覺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學士。能做到這一步的,並世作家中沒有第二人。

——季羨林

 

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隻有沈從文與老舍。

——朱光潛

 

舍予是經過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沒有被這些所湮沒,反而顯得更凸出,更難能而且可愛。他底客客氣氣,談笑風生裡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話還是笑話的那一種幽默。

——胡風

 

雖然我沒有趕上受他的教導,但我和老舍的關系,是在師友之間。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的友誼越來越深厚,到后來,成為親密的朋友,尊師之感全沒有了。

——臧克家

 

生活中的父親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不說話,在悶著頭構思寫作。很嚴肅、很封閉。但是隻要有人來,一聽見朋友的聲音。他馬上很活躍了,平易近人,熱情周到,很談得來。仔細想來,父親也矛盾。因為他對生活、對寫作極認真勤奮﹔另一方面,他又特別有情趣,愛生活。

——舒乙

 

 

溫柔敦厚,和藹可親

——吳祖光

 
 

老舍的人生經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老舍

 

如果不隨時注意觀察,隨時記下來,哪怕你走遍天下,還是什麼也記不真確,什麼東西也寫不出。

——老舍

 

真正美麗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亂穿衣服。

——老舍

 

謙虛使人的心縮小,象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實。結實才能誠實。

——老舍

 

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盡管不象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裡面仍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老舍

 

最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大的忍辱是預備反抗。

——老舍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文藝星青年”

開啟一場輕奢的文藝之旅

(責編:吳亞雄、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