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抒雁 我的写作与时代同步(人物)--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

雷抒雁 我的写作与时代同步(人物)

李  舫

2013年02月18日05: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制图:张芳曼

  2月14日,1时31分,北京协和医院,诗人雷抒雁悄然辞别亲人、辞别朋友、辞别这个他无比眷恋的世界。21日,雷抒雁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八宝山举行。

  雷抒雁最喜欢的诗人雪莱曾经说,在一个伟大民族觉醒起来为实现思想或制度的有益改革的斗争中,诗人就是一个最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

  先驱、伙伴、追随者,这正是时代赋予雷抒雁的角色定位,鲜明的使命意识、深刻的危机意识、清醒的自省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已融入他的生命,成为他的血肉和灵魂。

  “我的写作与时代同步。”雷抒雁说。

  我敢说:

  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

  红日,

  就不会再升起在东方!

  我敢说,

  如果罪行得不到清算,

  地球,

  也会失去分量!

  ——《小草在歌唱》

  1979年6月8日,有一首诗,被庄重地载入当代中国文学史。

  这一年,苏醒了的中国如同一座喷发的火山,人们肆意挥洒着被压抑了多年的激情。

  继春秋、唐宋之后,诗歌的风帆又一次高高扬起。不约而同地,以“诗”的名义,艾青、臧克家、蔡其矫、李瑛、雷抒雁、芒克、梁小斌、舒婷、杨炼等一大批新老诗人凝聚在《诗刊》周围,以诗的形式,探索着国家的航向,抒写着时代的诉求。

  这一年的6月8日,雷抒雁吟出他心中的歌——《小草在歌唱》。诗中,他对十年浩劫的荒谬岁月痛苦思索,将被残杀的共产党员张志新比喻为“小草”,询问真理、扣问良心、质问世界,也访问自己。

  当瞿弦和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朗诵完《小草在歌唱》后,他和现场观众全都热泪盈眶,先后谢幕6次之多。

  此后不久,这首诗传遍整个中国。

  34年过去了,往事如云烟飘散,然而,《小草在歌唱》却如同一把尖刀,将那个场景牢牢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世人尽知诗人是唱赞歌的高手

  可谁知赞歌里有麻醉的因子

  就在这恐怖老太婆睁眼闭眼的时候

  我已从她的腋下悄悄溜走

  ——《贿赂死神》

  2003年12月31日,雷抒雁说:“新世纪的开端,对于我,却并不妙。”

  这一年,他被诊断为直肠癌。12月31日,在麻药的昏睡中,他被推进了手术室。此后,便是病魔轮番的轰炸,以及他与病魔的阵地争夺战,一切艰难的治疗都经历了。

  “那些日子,躺在药味浓重的病床上,我想得很多,想到生,想到死。”然而,最终,他想到了一句话:“一定要活着!”因为,诗人仍要歌唱。

  手术后的第七天,他就坚持下床,从挪动着碎步开始,迈向康复之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走廊成了他的运动场,除此而外,他还发起组织了其他病友一起开始锻炼,向自身要健康。

  一次又一次,像个顽皮的孩子,像个狡黠的精灵,雷抒雁从死神的腋下悄悄溜走。

  他一如既往地生活、写作、采风、学习、工作,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他奔波、忙碌,有滋有味地与病魔周旋,为这个时代献上鲜花、种下蒺藜,也为这个时代播撒种子。

  于是,我们又听到了诗人的歌唱:《明明灭灭的灯》、《悬肠草》、《智者的忧思》、《最初的年代》……

  月有阴晴圆缺

  草有凋零萌生

  变幻的色彩是变幻的情感

  是一次次激励我们前进的力量

  ——《为你祈福!神话的土地》

  2008年11月28日,一场朗诵会在山西举行。雷抒雁将其命名为“激情三十年”——起点依旧是那个孕育伟大变革的时代开端。

  令雷抒雁诗情澎湃的30年,不是年轮的切片,不是沙石的累积。30年,对雷抒雁而言,格外翻天覆地、五味杂陈,“过去的30年,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的每个普通的公民来说,都是最重要和最了不起的年代。”

  从1979年的《小草在歌唱》,到1991年访问前苏联的《泥泞》、1999年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创作的《十月,祖国!不只是十月》再到2008年面对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劫难,他写下了《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以及《悲回风:哀悼日》、《生命之花:毁灭与新生》,2012年11月,我们读到了诗人的新作——《为你祈福!神话的土地》……在每个重大的历史关头,他从未缺席,将一腔热血献给“我满面红光的祖国”,献给“我候鸟般辛劳的弟兄”。

  许多读者喜欢雷抒雁,不仅是因为他的诗,更是他始终如一的文化立场、历史判断和批评精神。

  在《水淫》、《木妖》、《奢床》中,雷抒雁揭开人类文化的温情面纱,让人看到蠕动于黑暗中的奢侈和荒淫的蛆虫。在《饥饿是什么滋味》中,他用简短的笔触,挖掘出饥饿背后的历史根由。在《人民的仆人》中,他批评自诩“人民公仆”的人,是代价最昂贵的“人民仆人”。在《忒弥斯的天平》中,他呼唤公平与公正。

  2013年1月16日,病榻之上,雷抒雁最后一次执笔,一篇《写给二十年以后的自己》,亦成为诗人的绝唱。“二十年,不能算太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已不可轻易言短……今天,我们全民族正在努力完成一个‘中国梦’。这正是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流血牺牲,为之奋斗的一个梦想。亲爱的,二十年后这封信我希望你能有幸收到。”

  而今斯人已逝,他再也无法收到这封寄往未来的书信,但从诗一般的词句中,我们依然体悟到一种平和豁达的心境,一身家国情怀的担当,一份饱含深情的憧憬。

  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我们今天追悼雷抒雁,回忆当代中国诗歌曾经的辉煌,同时也召唤信念和激情的回归。”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说:很多人认为雷抒雁的抒情长诗是颂歌,我却认为那其实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

  网友们说:“用自己的一生来充实大家精神后花园的人值得尊敬。”“别了,西去的路上,还会有诗,还会有歌唱。”“30多年过去了,我仍能记住他的诗。”

  是的,诗人虽然远行,但他的诗作依然响彻在人民的心中。

(责任编辑:潘旭海(实习)、苏楠)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