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中2月24日电 (吕玮)舞龙、舞狮、小花戏、秧歌……24日,农历正月十五,2013年“中国晋中社火节”上,多项中国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演,数十万民众同聚,演绎“中国式狂欢”。
记者在现场看到,跑旱船、背棍、铁棍、抛绣球、抬花轿、高跷等节目竞相登台,演员们身着五彩服饰,用不同形态的动作,为当地人装点节日的心情。表演场地周围,挤满了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久居城市的市民,不时发出赞叹。当地官方介绍,可能有十万人左右参加这次活动。
“这些老玩意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来自晋中榆次修文镇的70岁老人王青山一大早特意赶来,边看边感叹。“儿时的春节这种表演是田间地头司空见惯的东西,几十年下来,竟成了稀罕物。”
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大潮,冲刷着人们对于春节、元宵节等古老世风习俗的记忆。除了元宵依然是正月十五的必备,许多风俗渐渐被人遗忘。王青山担忧道:“老传统不能丢呀”。
对此,晋中官方表示,将坚持举办社火节,让更多市民开始用文化的眼光认识家乡,坚持走文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社火是中国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对古老的土地和火的崇拜,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的通称,拥有上千年的历史。社,即土地神;火,是传说中的火神。晋中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拥有舞龙、舞狮、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灵石龙鼓舞、昔阳拉话、抬棍、背棍、铁棍、掘棍200多种等社火表演项目。(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