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0月17日电 (廖丽丽 汪浩)曾在两百年前辉煌一时、远销西方,被誉为“广州明信片”的广府通草画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广府通草画传承与发展教育研讨会”17日在广州举行,在抢救濒临失传的广府通草画技艺中,“儿童唱主角”的传承方式备受瞩目。
据史料记载,在19世纪初,广东人把通草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纸张创作水彩画,创作出了中西合璧的通草水彩画,描绘广州市井交易、生活风情、各阶层人物等,成为当时的畅销出口画,后因摄影艺术的兴起而日渐式微。
随着岁月的流逝,通草画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很多现代广州人对通草画也已十分陌生。2001年,英国学者伊凡·威斯将他收藏的70余幅通草画捐给了广州博物馆,遂在内地掀起了通草画研究热潮。不久,广州开始尝试,让儿童参与到这种广府文化的传承中来。
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目前有200多家中小学与幼儿园约5000多名学生在学习通草画。以越秀区少年宫的越秀区小云雀通草画传承教育中心引导,与广州博物馆及当地中小学共同历时数年研究,创新、发展了通草画的绘画体裁、内容和方式。
此次研讨会上,广州博物馆、广州民间艺术协会分别授予越秀区少年宫“广府通草画传承与教育基地”和“民间艺术传承教育基地”挂牌,希望其未来推动广府通草画技艺再度活化,以传承教育的姿态回归广州民间、走进学校教育、延传本土艺术文化。
据悉,“广府通草画”的特别之处在于画纸,这种“似纸非纸”、与众不同的植物材质通草纸,是由民间艺人用手工将圆滚滚的通草茎髓通过特制工具边滚动边切成薄片而成。据通草画民间艺人介绍,通草纸的生产方式不能用机器替代,只能靠手艺制作,虽然材料便宜但却耗时费劲,所以现在鲜有人愿意做通草纸的加工。(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