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连译带改"风格遭质疑 莫言作品英译者选择"妥协"

2013年10月24日09:52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连译带改"风格遭质疑 莫言作品英译者选择"妥协"

  原标题:莫言作品英译者选择"妥协"

  “我已翻译完莫言的作品《蛙》,这次,一字不改。”昨天,美国著名汉学家、莫言作品英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上亮相。葛浩文在会上透露,算上这一本,他已完成了第10部莫言作品的翻译。但和过去有所不同的是,他的翻译风格有一点点改变。

  过去,葛浩文“连译带改”的大胆风格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把莫言作品推向诺奖领奖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但现在,出名的“老葛”似乎也选择了妥协。因为,他承受着压力。

  对比使老葛备感压力

  作为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者,葛浩文虽然是“洋和尚”,却被认为是帮助中国文学的“接生婆”,是他把莫言、贾平凹、刘恒、苏童、王朔、莫言、阿来等20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40多部作品译成英文,带到了西方世界。德国汉学家顾彬曾将其视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功臣。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逐字逐句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昨天与会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谢天振认为,如果要让更多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化“走出去”,当下比较靠谱、高效的办法,就是把作品交给像葛浩文这样既了解西方读者口味、又对中国文学有精深研究的海外汉学家。

  “几年前就有统计,在美国和英国的出版市场上,其本土以外的译作基本在3%和5%左右,和中国市场海外译作占半壁江山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谢天振说,也正因此,葛浩文考虑到西方读者的认知度和阅读兴趣,让中国文学作品有机会“挤”进这个狭小的出版市场去,“连译带改”的思路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他甚至友善地提醒中国作家,“作品写短一点,40万字太长,美国人没兴趣看太长的外国小说”。

  耐人寻味的是,莫言摘获诺奖让葛浩文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开始拿出原著对照研究葛浩文的译文,认为他“把别人的作品删改坏了”。

  “有人说我的翻译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我一般不作回应,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作家本人和我讨论,我会告诉他,我是根据我理解的文本在翻译,而不是作家字面上写的那个意思。”但即便如此,昨天发表演讲时,葛浩文坦率地承认,“莫言获奖后,人们的关注和扑面而来的‘对比’太多了。”所以在翻译莫言的作品《蛙》时,他选择了乖乖地忠实原著。

  译者难获空间和信任

  “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翻译过一本自己不喜欢的作品。如果自己不喜欢它,肯定翻不好,读者和市场也肯定不会接受。”比起翻译本身,葛浩文觉得,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来得更加微妙甚至复杂。

  “如果一个作品获得成功,那么功劳首先肯定是作者的。反之,作品在海外市场反响不佳,人们多半认为译者要承担责任——一定是翻译有问题。”葛浩文认为自己很幸运的一点是,合作过多位中国作家,与他们打交道都很愉快。莫言对葛浩文尤其信任有加。“莫言跟我说,‘我不懂英文,作品你拿去翻吧。译作是你的作品’。”

  但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并非每个作家都像莫言那般甘做甩手掌柜,给译者这么大的空间和信任。

  昨天的论坛上,有学者就爆料说,一位国内知名作家自己不懂英文,当他把作品交给译者翻译的时候却总要附加一条“规矩”:翻译完一个章节就要寄送回来,这位作家会托懂英文的朋友逐字逐句地对照,看看译者有没有漏译或误译。

  对译者“不放心”的作家从来都不少。据说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被引进到中国时,昆德拉本人就要求中译者翻译时参考指定的本子,且不得作“译者序”,生怕译者的视角、解读会影响读者阅读他的作品。

  问题是,一个听话的或“无限忠实”于原作者的译者,就一定能拿出好作品吗?

  从30年前一个默默无名的美国大学教授到如今成为“让莫言获得诺奖”的功臣,葛浩文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在他看来,这些名气还远不足以让更多人对“译者”这个行业有认同。

  “作者总是在写他熟悉的东西,而译者不同,他写的是他不怎么熟悉的东西,要读它、理解它,然后再创造性地改写。”葛浩文打心眼里觉得,译者承担的工作难度要比作者大得多,但遗憾的是,译者明明扮演着“拯救者”的角色,对世界文学传播贡献巨大,但在文学界,译者获得的掌声、认可少之又少,这个职业迄今仍然被视为工匠而非艺术家。

(来源:文汇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