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媒体争抢纪录片市场
昨日,在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现场,土豆纪实频道正式上线,并与中国纪录片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媒体正在争抢纪录片市场,并将探索纪录片与商业结合的模式。
今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强版限娱令”中要求“2014年各上星卫视频道每天须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的政策,意味着2014年将新增国产纪录片近6000小时。此举也再次令纪录片市场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现在纪录片正处在繁荣大发展的前奏期,这时候,新媒体能给纪录片带来的是角度、内容和传播的变革。”土豆网总裁杨伟东表示,土豆网将通过联合出品、独家自制、网友制作等多种方式产出内容,尤其聚焦青年群体。土豆网纪实频道正式上线后,每天播放的节目将有5万多段。
杨伟东透露,土豆网纪实频道与中国纪录片网合作后,将针对纪录片的制作拍摄、推广等层面展开。包括共同策划,寻找选题,通过市场方式拍摄、制作新媒体纪录片;落实政策,为电视台输送具有新媒体特色的纪录片,以扩大纪录片选题、制作途径和方式等,共同探索一条新媒体推动纪录片产业繁荣发展之路。
昨日,同时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还有土豆网首次自制出品的纪录片——《进藏》。该片以五条不同的进藏路线为线索,真实纪录了藏区的自然、民俗和宗教和他们的生活方式,给人简单的力量。并尝试采用了“内容合伙人”的全新营销模式,与宝马MINI联合拍摄。
“与传统电视台不同,互联网走的是平民视角,我们根本不排斥商业客户的合作,但是合作的前提是你要认可我们片子最初拍摄的诉求,也就是先有内容后有商业。”杨伟东认为,之前纪录片市场比较尴尬,商业客户进入比较少,所以大家一直说纪录片发展要靠理想靠坚持,但这不是纪录片真正好的状态。“比较好的状态是市场化比较成熟的状态,我希望能在新媒体领域,通过市场的力量,找到纪实片成长和发展的可能性。”
新媒体和电视可联合培养纪录片观众
观点
从某种程度上讲,纪录片应该算是电视台的传统优势,一旦新媒体开始进入纪录片市场,会否给传统媒体带来压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该如何合力共同推动纪录片市场的发展。昨日,在“新媒体如何助力卫视30分钟纪录片政策”论坛上,多个电视台负责人和网站负责人都提到,新媒体可以和传统媒体一起培养观众对纪录片的需求,从而扩大纪录片市场。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很多年轻人都没有了看电视的习惯,如果还只是通过电视来传播纪录片或者纪实片,很可惜。”土豆网总裁杨伟东希望能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和互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他还透露,土豆网纪实频道将与电视台合作,实行台网联动,跨平台制播。
对于新媒体给传统电视带来的压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王晓斌认为,纪录片的一切都离不开内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彼此不是压力,是共融共和。在他看来,新媒体速度快,对应的观众群体密集,传统媒体注重对题材的累积提炼,这是在用不同的方法为纪录片做事。“有跑得快的高速路,也有曲径通幽的蜿蜒小路,但呈现的都是纪录片的美景。”
谈及合作共融,广西卫视副总监吴向列也认为是个很好的趋势。“我们的需求太少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如果能通过新旧媒体之间的互补多培养一些观众,就很好。”
对此观点,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部副主任陈真也颇有同感。“我在央视算是西藏的专家,《进藏》这部片子所拍到的内容基本我都看过,但同样打动了我。”陈真认为,传统的纪录片只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并不管表达的对象是谁,而互联网制作的纪录片是基于受众的需求来做片子的。“这部片子如果放在央视,如果要播,估计也要大量修改,包括主题、叙事脉络等,但其实观众并不关心这些,只要让观众高兴就行。”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