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事说新语)

《妈妈再打我一次》疯转:折射年轻人内心焦虑产生的暴力

2013年12月12日10:14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游戏的核心是玩耍,但游戏的意义却又并非止于玩耍本身,它的规则、它的指向、它的目的,往往远远超过嬉闹之意,这些丰富的外延也使它更值得玩味。

  漫画游戏

  如果你还没看过最近网络上疯转的四格漫画《妈妈再打我一次》,那说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你真的有点落伍了。

  《妈妈再打我一次》源起自网友@黄博楷bk发布的一组四格漫画:第一帧,妈妈微笑着对正在学习的女儿说:“学习了一天,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啊”;第二帧,女儿笑着回答妈妈:“不,妈妈,我喜欢学习”;第三帧,妈妈一言不发,突然伸手扇了女儿一个耳光;第四帧,女儿用手捂着脸,一脸委屈愁苦。

  就是这样一组四格漫画,一时间被网友恶搞成诸多版本,以“刷屏”的速度在微博、微信上迅速走红,有网友还发出了“《妈妈再打我一次》生成器”,点击进入,输入内容,一键生成,戏称“妈妈再也用不着担心打不到我了”;更有甚者已经不满足于图文表达,索性制作了视频动画版,加上配音、配乐,戏称“妈妈耳光打不停”。

  《妈妈再打我一次》的走红,折射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心理。在这场妈妈打女儿的集体狂欢背后,有人表示了担忧:这种不断重复的暴力,折射出当前年轻人内心焦虑产生的暴力或受虐渴望。莫名暴力与莫名焦虑是一种危险的集体情绪,相信这种担忧并非多虑。

  观鸥游戏

  入冬,昆明翠湖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观鸥旺季。然而,随着观鸥的人越来越多,虐鸥事件也频频发生。

  据报道,不少昆明市民最近向媒体举报,有游客在观海鸥时将其抓入纸袋便匆匆离开,有的为了与海鸥合影不惜折断其翅膀,而海鸥一旦断了翅膀或受伤,不仅难以取食,等到迁徙的时候,就不能远飞,也有可能会因此死去。昆明鸟类协会人士介绍,在昆明市民的关爱下,现在海鸥已经不怕人了,能与游客亲近,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海鸥造成的伤害,却再度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成威胁。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昆明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市民可报警交由警方处理。

  有一则关于“爱”和“喜欢”的区别的故事:小男孩看到花园里的玫瑰花,问妈妈可以摘吗,妈妈告诉他,如果你喜欢它,就把它带回家,可是如果你爱它,就让它自由自在地生长。所以,观鸥也不仅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游戏,更是一则关于生命和爱的教育。

  体能游戏

  如果你有儿子,有没有想过怎样把他培养成“爷们儿”?

  在北京,攀岩、双截棍等这些以前在学校眼里被视为高危运动的项目,如今也成了一些学校的特色课程。有媒体报道,朝阳实验小学为了从小培养有阳刚之气的“爷们儿”,专门为男生增设了足球、攀岩等7门“男子汉”课程。此外,男孩子喜欢的电脑、电路、机器人等项目也在特色课里。该校校长陈立华说,“小男子汉”培养计划源于今年新学年开学时,她在一年级教室发现,不少男孩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受点小伤便大惊小怪,课间甚至会哭着告状被女生欺负了。她表示,该计划未来还将引入摔跤、橄榄球等比较剧烈的项目。据了解,北京一些其他学校也纷纷开设了类似科目。

  男孩子长成男子汉,本是理所应当的事,但我们的男孩子什么时候变得不“爷们儿”了?要改变孩子们身上的“娇滴滴”,恐怕不是学校增设几堂体能课就能实现的,更多的,还要家庭教育理念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

  (刘  阳)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12日 17 版)

(责编:陈苑、许心怡)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