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当地时间12月29日,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2岁。夏志清夫人王洞介绍,夏志清安详离世,没有太多痛苦。夏志清的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文学,并发掘推崇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张天翼等重要作家。本报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文学评论家和文学理论家,请他们介绍夏志清的文学研究贡献。
病后更忙 爱热闹为出书休息少
前晚10点多,网友“pyccpycc”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刚从纽约那边得到消息:夏志清教授去世,1921年2月18日至2013年12月29日(北美时间)”。该消息立刻引来大批网友的转发、悼念,但也有人对该消息的真实性存疑。
随后,上海文学理论家、张爱玲研究者陈子善先生表示,已经从纽约、台北和其他渠道获悉,夏志清先生于12月29日下午在纽约逝世。夏志清的夫人王洞在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证实了丈夫去世的消息。王洞介绍,现在还是假期,本想等着新年过了再公布消息,“夏先生是昨天(29日)在纽约当地的疗养院因为心脏问题过世的,能够安慰的是,先生的离世没有痛苦。”
据王洞介绍,近些年,夏志清先生的心脏一直不好,去年心脏又出了大问题,此后出院。“出院后,他应该好好休息,可是他是爱热闹的人,对国内外的拜访都不会拒绝。而且又有很多关于张爱玲的书出版,他变得更忙。其实,每次只能接待客人半小时的他,常常会跟大家聊2个小时,他太累了。”
文学研究 英语世界推介汉语文学
夏志清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作家、文学评论家及普通读者表达了对夏先生的悼念。台湾张爱玲与白先勇评论家符立中发文悼念:“夏志清先生自10月以来,进了两次医院。原本12月回家过耶诞,不料与世长辞。夏志清对张爱玲、钱钟书的推广居功甚广,一直到逝世前,仍在鼓励后进。”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李建军主编的《百年经典文学评论》中,收录了夏志清先生的《人的文学》。昨天,雷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夏志清先生的研究提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个参照系,直接点来说就是“重写现代文学史”。雷达说:“夏志清的文学研究,将文学评论拉回到文学本身,从文学的本体出发,不是以社会、政治因素来评价文学作品。在今天看来,这种研究方式也是站得住脚、有说服力的。”雷达同时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不一定非要抛开社会、政治因素,“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
文学理论家陈子善教授表示,夏志清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借鉴了欧美的新批评方法,包括对张爱玲等人的评价,很少涉及生平经历而是从文本本身出发。陈子善认为,改革开放后,夏先生的作品向国内作者展示了另一个广阔的文学世界。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他是第一次向英语世界全面介绍白话小说样貌的,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文学功不可没。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
□往事
挖掘张爱玲 往来书信百余封
夏志清以“敢说”出名,在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他用了很大篇幅来介绍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张天翼,这在当时有开创意义。夏志清对张爱玲及其作品有经典的三句评价:张爱玲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秧歌》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不朽之作”。这些评价改变了张爱玲作品的命运,也使得后来的文学评论家重新审视张爱玲的文学地位。
2013年,夏志清著《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由台湾联合文学出版,共刊出103封张爱玲的信件、卡片。这些信里,张爱玲谈创作、谈翻译、谈出版、谈读书、谈生活、谈友情,时间跨度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广。而从两人往来的信件中,也看出张爱玲对夏志清的感激之情。张爱玲在1967年5月14日写给夏先生的信中说:“千万不要买笔给我,你已经给了我这么多,我对不知己的朋友总是千恩万谢,对你就不提了,因为你知道我多么感激。”
听友人误传 错写钱钟书悼文
夏志清除了挖掘张爱玲外,还十分推崇钱钟书的讽刺艺术。他评价《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写得最有趣、最细腻的小说,或许是最伟大的小说”。夏志清对钱钟书的关注,还曾闹出一个笑话。1975年因友人误传钱钟书过世的消息,夏志清写了篇《追悼钱钟书先生》在台北《中国时报》发表,引起很大影响,而钱钟书先生当时健在。若干年后,钱钟书访问哥伦比亚大学,夏志清只好拱手谢罪。
此外,夏志清还对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肯定,称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夏志清在评点《静》时说:“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对于作家张天翼,夏志清并没有因政治立场的不同而有所偏见,他称张天翼是讽刺天才,“张天翼脑子里资料丰富,骂中国比鲁迅还厉害,就是没有红。”
□相关
《中国现代小说史》将出修订版
《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于2005年由99读书人和复旦大学引进大陆出版。
据编辑彭伦介绍,这本书当初是陈子善老师推荐出版的,“在80、90年代夏志清先生在国内已经很有名了,这本书总计印刷了三万册左右,主要面向大众读者,书中的内容涉及到台湾某些作家的评论有小部分删节,大的框架没有变化。”
昨天记者从广西师大出版社了解到,该出版社目前拥有《中国现代小说史》的版权。据营销宣传部龚女士介绍,该书预计将于2014年3、4月份推出修订版,相对于之前在大陆出版的版本会增加一些内容。
□其人
研究文学史不跟别人走
夏志清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江苏吴县人。夏志清于1942年自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时,主要研究西洋文学,后因研究威廉·布莱克档案论文脱颖而出,取得留美奖学金至耶鲁大学攻读英文硕士、博士。
在纽约州立学院任教时,夏志清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1961年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该书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热门书。由于当时正处于冷战时代,资料取得有限,无法做到全面性的观照,因此历史感略嫌不足,但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领域里,却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夏志清的另一部重要文学著作是《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他以独到眼光审视中国白话小说传统的著作。
夏志清一生研究文学史,却反对给中小学生灌输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主张让孩子凭兴趣把那些公认的中西名著一本本读下去。2013年,夏志清在与李怀宇的对话中谈到了自己的研究文学史不跟着别人走,“中国文学史最不好就是抄人家的,人家这样讲,你也这样讲。我是不跟人家走的,自己有自己的看法。”
在国内,近些年出版夏志清的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岁除的哀伤》《夏志清论评中国文学》《谈文艺忆师友》《夏志清文学评论集》,以及散文集《鸡窗集》等。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