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14日披露,莫高窟共有80个洞窟完成数字化处理,目前正在酝酿以产品形式对外推广。
为应对敦煌莫高窟不可逆转的退化,敦煌研究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利用数字技术为莫高窟建数字档案。2013年,该院又完成了20个洞窟的数字化工作。
14日,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已对亟待建数字档案的莫高窟490个洞窟中约20%的洞窟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其中120多个A级洞窟完成了70%。
王旭东说,这项工作,除了拍摄,还要进行矫正、拼接等繁杂的后期处理,工作进度非常缓慢。点击进入下一页点击进入下一页
敦煌石窟由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构成。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已经有1600多年历史,至今保存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并有藏经洞出土的约5万件文献分散在世界各地。
“目前,只要一步步做下去,十年时间基本可以做下来。”王旭东表示,目前技术层面已日趋成熟,但是加大速度尚需技术上的一些创新,比如对关键技术的开发。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建立了敦煌数据资源库对数字化后的成果进行保存,以满足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公众查询、利用。
随着对莫高窟的数字化工作不断得到推进,通过数字化手段让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不断接近。不过“如何将数字化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是王旭东颇为为难的问题。他说,目前莫高窟已完成数字化的一些洞窟还没有形成产品,眼下正在考虑通过知识产权的交易转让,推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