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粤东新馆将由政府征收保护 首次据新拆迁条例征收文物

2014年01月09日08:42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粤东新馆将由政府征收保护

  目前粤东新馆西跨院内还住着约百户居民。记者陶冉摄

  昨天,京华时报记者从西城区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戊戌政变前公车上书议政之所”闻名的粤东新馆,已经启动征收程序,预计明年完成腾退并实施修缮,这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俗称新拆迁条例)实施以来,北京首个依据该条例以政府征收方式进行保护的文保单位。完成腾退后,这里将建成戊戌纪念馆。

  首次据新拆迁条例征收文物

  粤东新馆现址位于西城区南横西街13号院,原名怡园,为康熙时期大学士王崇简、王熙父子的私宅。19世纪中叶,广东居京人士购得怡园遗址西部地块,建粤东新馆,又名粤东邑馆。会馆坐北朝南,有房78间,建有戏楼、花园。

  戊戌变法时期,全国性维新组织“保国会”在此成立,并以此作为主要活动场所。上世纪20年代,会馆门口曾悬挂“清光绪戊戌政变前公车上书议政之所”横匾。1949年后,馆内建起南横街小学。1998年,因菜市口大街南延拓宽,包括南横街小学在内的粤东新馆东侧房屋被拆,部分馆舍在粤东新馆西侧“易地复建”。现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表示,目前粤东新馆院内住着100多户居民,居住条件非常恶劣。作为文保利用项目,粤东新馆保护规划已获政府部门批准,目前已经启动征收程序。孙劲松表示,这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以来,全市第一个按照该条例实施征收腾退的文保单位。

  孙劲松表示,粤东新馆的征收腾退以公益项目立项,征收过程将全程公示,并征得居民同意,西城区将制定合理的征收方案。据其介绍,完成征收腾退大约需要一年时间,之后将实施修缮,“预计2015年能够启动修缮工作。”按照计划,将在粤东新馆现址建设戊戌纪念馆。

  孙劲松表示,征收过程中,居民的房屋定价将邀请第三方机构实施市场评估,政府将按评估结果购得房屋,完成征收。

  康有为故居不具备修缮条件

  孙劲松透露,西城区年内还计划启动对大栅栏护国观音寺的征收程序,计划于2015年修缮完毕。与此同时,包括杨椒山祠在内的重点文物修缮、腾退保护规划也在研究之中。

  针对外界广为关注的康有为故居修缮,孙劲松介绍,康有为故居暂不具备修缮条件,但另一处文保单位谢枋得祠今年将进行修缮,修缮完毕后对外开放。同时进行修缮的还有粮食店街第十旅馆,“大杂院内的违建将全部拆除,一户一户修缮,修完后合理利用文物,最大限度发挥价值。”

  手机扫描标牌可查文物信息

  今年西城区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按照文物三解即“解危”“解放”“解读”的原则,深化文物保护工程。

  孙劲松解释说,西城区现有360个不可移动文物登记项目,其中一半身处大杂院,大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所谓“解危”,是结合棚户区改造,利用3到5年时间,对178处普查登记项目(如龚自珍故居、杨椒山祠、康有为故居等)实施“解危”工程,对于那些未核定文保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创造条件加以修缮。

  所谓“解放”,就是让这些文物从大杂院中露出真容,让市民有机会看到这些文物。关于“解读”,这是今年西城区将全面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孙劲松透露,今年将联合规委利用新媒体技术,不仅让文物的本体呈现出来,还要让市民可以用新技术便捷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故事。“首先从中轴线、国保单位开始,三级181个文保单位开始做。所有文物标牌上,观众都可用手机直接下载信息。比如,市民去参观宋庆龄故居,就可以用手机扫描标牌,了解故居的前世今生。”

  □探访

  院内一片狼藉居民希望搬迁

  在粤东新馆附近一家诊所工作的马先生称,以前,他的母校南横街小学就建在粤东新馆内,走进校园迎面就是一面屏风,院内的两间大房子作为教室,附近的孩子都在里面上课,下课就在院内玩耍。马先生小时候也在该院内读完了小学,谈起粤东新馆,他还能清楚地记起屋顶彩色油漆描绘过的横梁。

  马先生称,扩建菜市口大街时,南横街小学和粤东新馆的大部分都被拆除了,“原来的学校地址,现在都被埋在马路下面了。”据马先生介绍,原来的粤东新馆,目前只剩西面的几间房子,形成了一个四合院,院内挤了百十户人家。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该四合院内发现,院内搭建了百十间房屋,屋子门前摆满了花瓶和杂物,显得十分拥挤,木质的屋门和窗户用塑料袋子包裹起来。院中间的一间大房子已经没有人居住,屋角已经坍塌,屋内堆积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在四合院内住了近60年的赵女士表示,目前该院内还有近百家住户,显得十分拥挤,院内堆放很多垃圾,生活非常不方便,“很多邻居都已经搬走了,我们也盼着早点搬迁”。赵女士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任何要求搬迁的通知。同时,赵女士也担心政府会将他们安排到偏远的地方,生活不方便。

  □新闻背景

  文保单位腾退难资金压力是主因

  2004年,南方周末报道称,菜市口大街南延并拓宽后,将南横街分成东西两条街,正经的粤东新馆旧址变成了大马路,目前粤东新馆的西跨院,是当年给僮仆们用的偏院。报道称粤东新馆西跨院已经变成一个大杂院,里面住着20多户人家,搭建了二三十间小房,三进的四合院显得破旧拥挤。对于粤东新馆的腾退工作,北京市文物局当时给出的回应是一直在督促,但没有进展。

  此后的10年间,粤东新馆的腾退修缮一直备受关注。

  2009年,北京市发改委确定的“城南计划”中,粤东新馆腾退位列民生工程重点建设任务,此外还包括安徽会馆、鲁迅故居(绍兴会馆)、谭嗣同故居等名人故居腾退。

  2011年,西城区公开表示,年内重点工作就是将积极推动观音寺、安徽会馆、中山会馆、粤东新馆等文保单位腾退修缮。当时官方介绍,安徽会馆数年前已实施了腾退和修缮。

  据悉,安徽会馆是京城著名会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山会馆则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按照总体建设规划,实施腾退和修缮后,这些会馆都将保留博物馆功能,供市民游客参观,同时部分场地将用于戏楼、餐饮等商业开发,以维持会馆运营。

  昨天,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在介绍安徽会馆现状时表示,安徽会馆大约腾退了10年,只是戏楼两进院子腾退,前面两进院子还没腾退完,中山会馆已经腾退完毕,如今已建设成为电力博物馆一部分。

  针对会馆腾退难度大、进展慢的原因,有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资金压力大,去年中山会馆完成了最后一户居民的腾退,但之前这户居民迟迟不走,甚至开出“4000万元才搬”的条件,随后政府启动了诉讼程序,才完成腾退。“这一户居民导致腾退工作拖延很多年。”

  也有专家表示,居民开价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居住面积都非常小,多的也只有20平米,有的只有10多平米,因为厨房、小仓库这些区域,经过房屋评估最终可能不被计入补偿面积,这样即便给10万、20万一平米,居民得到的总房款也不够在城里再买房,只能去远郊或者五环外,这样很多人都不愿意搬。对此,有官员指出,在目前的实际腾退工作中,都是既给予资金补偿,又给予定向安置房指标等配套政策。(记者文静聂辉)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