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潭门:一场拍卖会引发的旅游热潮

2014年03月05日10:42    来源:海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潭门:一场拍卖会引发的旅游热潮

  琼海在丰富潭门南海风情小镇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加快推动潭门海洋旅游工艺品做精做强。本报记者 张杰 摄

  原标题:一场拍卖会引发的旅游热潮

  拍卖师的叫价声、围观者的喝彩声……2月23日上午,潭门渔港码头异常热闹。在这里举行的首届潭门旅游工艺品展销会暨精品拍卖会,吸引了来自岛内外的游客慕名前来,潭门渔港码头前的道路旁停满了车辆,人们拥挤在拍卖会场,一睹这些精美工艺品的风采。

  一场旅游工艺品拍卖会,却让潭门小镇出现了游人爆满的场景。琼海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从2月开始,潭门将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举办旅游工艺品展示暨精品拍卖活动。

  一个看似简单的拍卖会,却是琼海推动潭门旅游的一个新起点。如今,以文化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为载体,琼海在丰富潭门南海风情小镇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在加快推动潭门海洋旅游工艺品做精做强。

  展现独特文化

  丰富旅游内涵

  “没想到现在潭门镇这么热闹,今天我们来得晚了一些,路边的车都停满了,我们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停车位。”来自海口的袁先生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工艺品拍卖会的消息后,便和朋友们特地到潭门来参加。他告诉记者,随着潭门工艺品名气的增大,他身边很多喜欢收藏的朋友经常到潭门来“淘宝”。

  “现在来潭门买工艺品的游客特别多,到了节假日,我们这里都坐满人了。”在潭门开了一家海鲜店的符老板告诉记者,随着潭门镇上工艺品店的增多,潭门的人气也越来越旺。

  琼海市副市长孟维华表示,举行潭门旅游工艺品拍卖会,是希望向游客推介潭门旅游工艺品中所体现的独特文化,让游客体验更多海南本土文化特色。

  展现潭门旅游工艺品中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只是潭门走上让文化与旅游结合之路的一个起点。孟维华介绍,潭门渔民远洋航行和远海捕捞历史悠久,蕴藏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其中包括“南海航道更路经”、“祭兄弟公出海仪式”和“鲤鱼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让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丰富潭门的旅游内涵,让更多的游人在这里寻找到新的旅游体验。

  推动旅游工艺品

  产业提升

  在当天的拍卖会上,展销的旅游工艺品包括贝壳、海柳、菩提子、海南黄花梨等。这些巧夺天工、精致玲珑的工艺品都是潭门当地贝类加工厂精心制作的,无论是用海贝雕刻成各种各样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还是海南黄花梨制作出活灵活现的八骏奔腾图、展翅高飞的雄鹰“大展宏图”等工艺品造型,都吸引众多前来潭门参观旅游的游客驻足观看。

  当天共有9件精美的贝壳工艺品以及1件海南沉香观音雕参加拍卖会。拍卖会总成交额共130.2万元,成交率达100%。其中,一件名为《锦绣前程》的贝壳工艺品以70万元成交,成为当天拍卖会的“标王”。

  “没想到我们生产的作品能够拍到这么高的价钱。”70万元的成交价,让拍卖品《锦绣前程》的原主人符永贵感到十分惊喜。符永贵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只做贝壳手链、贝壳珠子一类的生意。但是自从潭门镇建设风情小镇以来,贝壳工艺精品受到全国各地的游客喜欢,他不仅在镇上开起了门店,还筹钱开了两个工艺品加工厂,请有技术的雕刻师雕刻贝壳工艺品,“我今后要把贝壳加工工艺发展成高端的技术工艺品,把贝壳产品做成高端的产品,吸引全国的游客客商。”对于未来,符永贵充满信心。

  作为海南的渔业重镇,潭门过去一直以海洋捕捞和渔品出售为主业。去年开始,单纯依靠渔业生产的潭门人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始吃上旅游饭,尤其是依托渔业优势发展起来的贝类加工业更成为本地新的特色产业。一年前仅有60多家加工厂的潭门海洋经济产业园,现在已经聚集加工企业近200家,镇上的工艺品店纯收入由原来每月5000元左右增至现在的每月10万元左右。

  “希望通过这个定期、定址的拍卖会,将潭门工艺品的名声打出去。我们也会继续提升工艺品加工的技术含量和艺术品位。”和符永贵有着同样期盼的,还有一样开着贝壳工艺品加工厂的潭门人小卢。

  孟维华表示,虽然潭门目前在贝壳加工方面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在产品工艺、营销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他透露,未来,琼海还将从工艺品的加工技术、包装销售等方面加大扶持,同时通过创办旅游工艺品杂志、举办一些高水平的论坛等方式,让潭门旅游工艺品实现“规划化、艺术化、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

(来源:海南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