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河北纸扎艺人望手艺后续有人 整理作品刻光盘

2014年03月11日17:52    来源:石家庄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河北纸扎艺人望手艺后续有人 整理作品刻光盘

  王传琴是赵县一位纸扎艺人,他的纸扎技艺堪称绝活,2011年被列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的纸扎人物形象有的出自古典名著,有的出自民间传说,个个栩栩如生,透着传统文化特有的情趣之美。

  “我希望把老祖宗留下的艺术传承下去,并且能发扬光大!”王传琴说。

  纸扎技艺的第三代传人

  走进王传琴的纸扎艺术工作室时,耄耋之年的老人正向两个女儿传授纸扎技艺。案头堆放着各种绢布、各色彩纸,老人手拿剪刀,在为一个古代戏曲中的人物做最后的装扮,女儿们站在一旁仔细地观看父亲制作,不时打打下手。

  王传琴是赵县县前村人,1932年出生。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美术、剪裁、设计等技能,这些都为他的纸扎艺术奠定了基础。“纸扎是门儿祖传的手艺,我的祖母当年曾开纸扎铺,是方圆几十里出名的纸扎艺人,到我这辈儿,已经是第三代传承人了。”王传琴说。

  王传琴老人精心制作的纸扎作品,占据了工作室的“半壁江山”。人物作品有的出自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中赴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王熙凤等;《水浒传》中的林冲和鲁智深;此外还有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以及戏曲《白蛇传》、《小放牛》中的人物。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美轮美奂,透着传统文化特有的情趣之美。千百年来,纸扎艺术在代代相传中,融汇吸收了多种文化形式,呈现出厚重的人文力量。

  集多项工艺为一体

  有人说王传琴的纸扎堪称绝活,这样讲并不为过。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纸扎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构思好,再按构思设计制图;纸扎的用料也很讲究,扎骨需要精选的竹篾或上好的玉米高粱秸秆,裱糊则需要纱绢以及各色彩纸。一件纸扎品,必须集篾编、剪纸、裱糊、绘画、雕刻、裁缝等工艺为一体,须经拓面模、做篾身、糊纸、喷绘、外形装裱等多道工序。

  “做纸扎没那么简单,不是扎个架子糊层纸就了事。它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做纸扎艺人要具备素描、色彩、文化知识、民俗民风、建筑等综合素养。选择什么材料,摆什么造型塑造人物都是有讲究的。”王传琴说。

  纸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自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就开始有了这种艺术。相传,它源自民间迎春活动“打春牛”,继而引入我国传统的年节、喜丧风俗,如节会上扎制彩灯,丧会上扎糊纸人纸马。

  到了宋代,纸扎以它精美的彩绘和特有的艺术造型而达到鼎盛时期。清末以后,受各种文化冲击,开始渐渐走向颓废,纸扎离国人生活渐行渐远,风光难再。

  让纸扎手艺后继有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纸扎艺术后继乏人,难以传承,是王传琴最大的困惑。随着自己一天天变老,王传琴的忧虑一天天在增多。“纸扎历史久远,和我同时期的纸扎匠们纷纷谢世,年轻人又因为赚不了什么钱而不愿意学,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担心我们这一辈人离世后,纸扎艺术将会失传,它所承载的一些民俗文化也会随着时间渐渐消逝。”王传琴担忧地说。

  为了防止纸扎艺术失传,王传琴把多年积累的得意作品进行系统整理,刻制成光盘,保存下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为了让纸扎技艺后继有人,他还打破祖传手艺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习俗,将纸扎手艺传给自己的两个女儿。眼看着女儿们一步一步开始入门儿,王传琴感到由衷的高兴。

  2011年,王传琴的纸扎艺术被列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孩子们肯下功夫学习,这门手艺就不会失传了,也算给祖上有个交代吧!”王传琴欣慰地说。

(来源:石家庄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