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你是谁?你从何而来?要到哪儿去?”这一带有哲学意味的终极追问正在全国文化馆业内发酵。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全面落实,文化馆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单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文化馆:想做“龙头”不容易 免费开放要有边界

本报记者 张贺

2014年03月20日08: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各地文化馆普遍举办免费少儿舞蹈培训班,受到热烈欢迎。
  资料图片

  培训热席卷文化馆

  “秒杀!”这一网络购物常用术语正在成为杭州市文化馆学员们嘴里常说的名词。

  3月10日是杭州市文化馆春季免费培训班开课的日子。回想起2月10日报名时的情景,今年61岁的杭州退休市民马平说:“我没睡觉,就在官网上等着,一直等到半夜12点,身份证号码什么的我早都写进去了。12点过后大概五六分钟,网站能用了,我立刻点击提交,报名成功。”只有短短几分钟,排舞班25个名额就被一抢而空。马平同时还报了毛笔书法,学赵体楷书,这已经是她第四次参加杭州市文化馆的书法培训了。

  “这种情况从2011年文化馆免费开放就出现了,热门的培训项目比如舞蹈、瑜伽、气韵塑形等经常是几分钟就全报满了。”杭州市文化馆馆长张莉说,“文化馆的培训班是免费的,对老百姓很有吸引力。”2013年杭州市文化馆开设了400多个各类培训班,培训学员6000余人。

  2011年,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实施了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免费开放,“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被明确列入免费清单。这一惠民政策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文化馆培训人次迅速上升。据文化部统计,2012年全国文化馆举办各类培训班达38.7万班次,比2011年上升了14%。

  但随着报名人数的激增,文化馆馆舍面积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张莉说,杭州市文化馆在职人员30多名,每年要开展送戏下乡和周末广场演出近千场,还要举办各类培训班,人手非常紧张。

  “现在,许多老学员希望能上高级培训班,提升学习层次,但文化馆的师资素质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如果外聘老师,这样的高级培训肯定需要收费。但什么样的培训班算是普及性的?什么样的算是提高班?现在没有标准。应该收多少钱,也没有标准。”张莉说,目前文化馆的运营经费完全由政府提供,实行收支两条线,即便开办了收费的高级班,赚回来的钱也必须上交财政,因此文化馆普遍积极性不高。

  同样是培训班,江苏省文化馆的做法是收费。从2002年起,江苏省文化馆面向社会的培训都是收费的,但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标准较低,通常是半年100元,钢琴等成本较高的培训半年200元。这个收费标准经省物价局核准,作为非税收入用于补贴文化馆的活动。江苏省文化馆馆长陈蜜说,之所以坚持收费,一是避免破坏已经形成的艺术培训市场,二是补贴文化馆的运营。江苏省文化馆每年用于培训的经费在100万元左右,如果不收费,这笔钱就要政府出。

  “我们认为,免费开放也要有边界,要考虑各地情况的不同,不能搞一刀切。”陈蜜说,中央出台免费开放的政策以后,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有补贴,江苏算东部发达地区,省级文化馆就更拿不到补贴了。“我们的人员工资中40%的奖励性绩效政府是不管的,需要自己去找。”陈蜜说。

  “文化馆的功能就是普及文化艺术,因此普及性的文化艺术培训辅导确实不应收费。但对于想要提高文化艺术方面训练的,文化馆可以按照成本收取相应费用。这样做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巫志南强调说,“但收费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收费标准要经过当地物价部门核准。”

  “免费开放以后,文化馆的日子的确比以前好过多了,但也出现了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广州市文化馆馆长王平说,有的文化馆职工就会想,反正干多干少拿的钱就这些,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现在亟须完善文化馆内部的绩效考评体系,确保文化馆的活力和激情,不能再回到懒散闲的老路上去。”

  由于培训是免费的,一些学员对课时资源也不够珍惜,造成了浪费和新的不公平。一位省文化馆馆长对记者说,有一位老先生上了4年的书法班,4年啊,大学都念下来了,老先生还在学。

  为了确保公平和让更多人得到培训机会,杭州市文化馆规定每张身份证只能报2个班,报名后不来上学的、迟到早退的要拉入黑名单;老师上课时要核对学员证和点名。但即使这样,仍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无法坚持上课。马平说,书法班是见效很慢的课,到了每学期结束的时候,有至少1/3的学员没能坚持下来。

  “文化馆是干什么的?”

  2月27日,第一届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城市文化(群艺)馆馆长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在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位旅客与记者攀谈起来,在得知记者出差的目的后,她惊讶地问:“咱们国家还有文化馆?文化馆是干什么的?”她表示,自己知道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但就是没听说过文化馆。

  不仅仅是普通群众对文化馆的认知不足,就是领导干部也未必全都知道文化馆、群艺馆是干什么的。南方某省委宣传部部长在听取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介绍工作时,劈头问道:“群艺馆是干什么的?”类似的故事,几乎每个文化馆的馆长都能讲出几个。

  “这就是我们文化馆人的尴尬,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显然文化馆在群众中的知晓度和社会影响还不大。”王平说。

  在巫志南看来,文化馆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理应成为公共文化的“龙头”,但现实中这一作用和地位显然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历史与现实双重原因阻碍了文化馆发挥“龙头”作用。

  历史上,文化馆的职能定位乃至名称一直在变化,影响了群众对文化馆职能的认知。1998年在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图书馆、博物馆被划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而文化馆不在此列。“文化馆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成为当时媒体和文化馆行业热议的话题。受此影响,许多文化馆开展了经营性活动,出租馆舍、办公司、搞收费培训等。这一局面直到2002年文化部明文规定文化馆属于公益性的文化单位才改观。于是各地又忙着收回已经出租的馆舍。许多文化馆馆长认为,历史上这种波折影响了群众对文化馆职能定位的认知。

  就现实而言,文化馆的建设力度已经落后于其他公共文化单位。陈蜜说,江苏省文化馆的馆舍是2000年时购买的,位于一座写字楼内,虽然面积达标(6000平方米),但因不是专门为文化活动设计的,用起来不方便。“像群众文化活动最需要的广场,我们就没有。按照消防规定,3楼以上不允许举办群众活动,但我们馆正好就位于四五六层。”陈蜜说,现在各地纷纷建设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一座座拔地而起,可新建的文化馆却寥寥无几。

  记者从文化部了解到,2010年全国省级图书馆设施总面积为128.6万平方米,而省级文化馆设施总面积仅为15.5万平方米,是前者的1/8。2010年全国省级图书馆财政拨款总额为15.1亿元,而省级文化馆财政拨款总额仅为2.9亿元,是前者的1/5。

  资金不足是困扰文化馆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据文化部统计,全国2919个县级文化馆中,年业务活动专项经费不足5万元的有1876个,占64.27%。

  “文化馆的根本作用是提升国人素质”

  在杭州市文化馆两年多的学习使马平收获很大,如今她的舞蹈跳得有模有样,发在QQ空间里的书法也时常得到亲友“点赞”。但马平认为,最大的收获不是掌握了哪些技能,而是整体素质的提高。

  她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在舞蹈班汇报演出上,台上的学员正在表演,台下的学员却在叽叽喳喳地闲聊。这时一位老师站起来说:“大家来文化馆学习不仅是学一点儿知识,更是要提升自己的素质。现在别人在台上演出,你们却在底下聊天,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吗?是对你们自己的尊重吗?”

  马平说,老师的这番话给她很大触动,“我们来文化馆上课好像就是学习写写画画、蹦蹦跳跳,但其实根本目的是提升自身素质,让我们文明起来。”

  “文化馆的根本作用是提升国人的素质。”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说,传播主流价值观、提升国人素质是文化馆免费开放以后的主要任务。“从现实看,文化馆是最适合做这项工作的载体和渠道。”

  巫志南认为,要充分发挥文化馆的作用,就应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和理顺体制机制。他建议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的办法,建立文化馆的总分馆体系。

  “文化馆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单位,是和我们的价值观、政治体制紧密相连的。建设好文化馆对于提升国人素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发挥重要作用。”巫志南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20日 19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