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柳州3月21日电 (朱柳融)坐落于湘黔桂交界的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村寨里密集分布着不用“一钉一铆”建造的侗族木楼,是侗族绝无仅有的建筑绝技。但是,传统的侗族木楼建筑,现如今面临着消防和文化遗产保护两难的境地。日前,中国国家文物局督查司安全监管处处长刘大明表示,消防安全是对木楼建筑的一种保护,而改造中存在着破坏木楼原状的矛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的侗族木质建筑,建造时不用图纸,民间工匠仅靠识别特有的侗族建筑文字“墨师文”为设计标注,就能制造出各式各样、造型优美的桥、廊、亭。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以榫卯连接。2006年,侗族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数千年来,由于聚居的习俗,村落都是几十户人家的木楼连成一片。因为耐火等级低、布局密集、家户相连,加上村寨消防水源缺乏,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火灾成为侗寨木楼保护的严重威胁。
2009年11月初,三江县独峒乡林略村林略屯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近200座木楼被烧毁,1000多名群众受灾。
为构筑少数民族村寨的“防火墙”,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自2008年起,广西累计投入12.8亿元人民币,用于实施以水改、电改、灶改、寨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寨防火改造,目前,共完成4市14个县区1933个村寨的防火改造。政府还买单帮助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参加统一保险。
“木楼建筑在改造后耐火等级提高了,对其是一种有效的保护。但改造本身对木楼建筑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3月20日,三江县举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调研座谈会”上,刘大明说。村寨在进行防火改造时“大寨改小寨”破坏侗寨原有的格局,砖木结构的改变,让木楼独有的风格丢失了。
在三江县第一个进行改造的林溪乡冠洞村冠小屯,记者看到为开辟防火隔离带,8家农户被搬离,原有148户的大寨被划为30至40户的防火小区,改造后的木楼成为砖混建筑。
据了解,侗族木构建筑技术世代以民间技艺口口相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项绝技后继乏人和缺失保护的困境。以保护原有的侗族木楼建筑显得尤为重要。刘大明表示,在村寨防火改造时,要在保护本体的前提下,还要保护村寨成片的格局,慎拆或者不拆。(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