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南锣戏
千百年来,书法、美术、剪纸、戏剧、曲艺、特色草编、武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都得以在海兴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嘉庆初年,山西、陕西的梆子戏传入海兴,使海兴戏剧又有了长足发展,极具海兴一带特色的西路梆子应运而生了。这一全新剧种秉承了山陕梆子高亢、激昂的唱腔特点,又吸收当地民歌的音乐元素,融入婉转、平和的柔美情趣,刚柔并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河北梆子的雏形。2010年,海兴县的“西路梆子”,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项目类别。
“沧州狮子震东海,南锣戏曲压太行”。海兴南锣,以其独特的风格跻身于戏剧舞台,并入选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锣是海兴土生土长的剧种,元明时为时尚小令中的《打枣干》,明清时演变为吹奏乐南锣曲,清康熙年间(1662—1722)发展为南锣秧歌,清光绪三十年(1904)形成南锣秧歌戏,民国三十五年(1946)搬上乡村舞台,南锣剧种正式形成。
海兴南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融戏曲、舞蹈、杂技于一炉,具有河北吹歌风韵,适于表现生动活泼、诙谐风趣、载歌载舞的喜剧。海兴南锣诞生后,活动范围扩大到津南鲁北等地,历史上对南锣剧种的发展影响较大者有吕三元、刘玉田、刘德纯、丁宝江等人。该剧的传统剧目有几十出,最具代表性的有《顶砖》、《颠鸾凤》、《双拐》、《双灯记》、《双插花》等。1979年,海兴县民间艺人对南锣戏进行挖掘整理,对该剧的传统代表剧目《顶灯》等进行大胆改编的同时,又创作了现代南锣戏《豆腐王》。
历经160多年的沧桑变化,一项从清朝皇宫流传到海兴县赵毛陶镇的手工技艺盒子灯,一直都在民间手手相传地传承着。从1980年起,盒子灯在中断了25年的制作和燃放后,终于再放光芒。2011年,作为一项民间濒临失传、亟待保护和传承的手工技艺,它正式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