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甲午春季祭孔大典曲阜举行

2014年04月02日16: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甲午春季祭孔大典曲阜举行

甲午春季祭孔大典曲阜举行

  4月2日,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社会各界人士正衣冠、拾肃容,拾阶而上,来到尼山孔庙,依次敬献花篮,向尼山孔庙内的至圣先师塑像行三鞠躬礼。 梁犇 摄

  4月2日,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社会各界人士正衣冠、拾肃容,拾阶而上,来到尼山孔庙,依次敬献花篮,向尼山孔庙内的至圣先师塑像行三鞠躬礼。 梁犇 摄

  4月2日,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社会各界人士正衣冠、拾肃容,拾阶而上,来到尼山孔庙,依次敬献花篮,向尼山孔庙内的至圣先师塑像行三鞠躬礼。曲阜市市长杨凤东宣读祭文。 梁犇 摄

  中新网曲阜4月2日电 (李欣 梁犇)随着司礼官一声“启扉”,孔子出生地尼山孔庙大成门缓缓打开,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

  2日上午9时整,建于周显德年间的尼山孔庙大成桥前,社会各界人士正衣冠、拾肃容,拾阶而上,来到尼山孔庙,依次敬献花篮,向尼山孔庙内的至圣先师塑像行三鞠躬礼。

  祭孔仪式后,参与祭祀人员参观了孔子六艺之“礼、乐、书”展示。24名垂髫儿童在孔子出生的夫子洞前,进行了“甲午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相互正衣冠、拜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学写“人”字,夫子洞许愿等相继进行。

  十余位身着汉服的普通祭拜者,成为当日祭孔大典的一道风景。身着汉服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鲍怀敏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她从2003年开始设计汉服,当天所穿汉服就是自己设计的。鲍怀敏说:“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服装正在逐渐受到各界重视。现在很多人开始进入汉服圈,尤其是有海外经历的中国人特别喜欢定制汉服。衣冠上国,汉服是中华礼仪文化的一个外在体现,传承了中华文化特色。”

  据曲阜市人民政府文物局副局长韩凤举介绍,春季祭孔仪式以《曲阜县志》、《圣门礼志》、《阙里志》等典籍记载为依据,再现古代清明时节祭祀孔子的场景,祭孔大典目前已经被列入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2008年首次恢复已中断半个多世纪的春季祭孔,2009年起将春季祭孔地点选在了孔子出生地尼山。

  中国民俗协会副会长,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刘德龙表示,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逐渐发展成春、秋两祭为主。祭孔大典还经历了由民间祭祀逐渐转为政府公祭、由清代模式转为明代模式的变化。

  谈到为什么要祭孔?刘德龙认为,祭祀是中国人不忘本的一种突出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道德的根本在儒家思想,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孔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祖先,万世师表,从古至今令人景仰,祭祀孔子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华民族子孙共同的寻本之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生于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倡导的儒家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成为影响东方人人生价值观念和治国为政的主要思想源泉。(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