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大概是目前编剧圈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无论是影响了几代人的琼瑶投诉不成进而起诉大陆编剧于正,还是知名编剧李亚玲与《北京爱情故事》导演陈思成因剧本著作权闹上法庭,都让“电视剧编剧”这一职业再次受到舆论的关注。
而正在举行的中国电视剧编剧2014(南宁)创作年会上,不少一线编剧都感慨,东抄一段西挪一篇的“裁缝”编剧确实不在少数。《雍正王朝》编剧、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刘和平表示,现在有些编剧“抄”的水平很高,换句话说就是模仿、借鉴,不少同质化、类型化的剧本,都难脱互“抄”的嫌疑。
“一个编剧如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收获的可能会是暂时的利益,但是会丢掉做编剧最重要的两样东西:能力和名誉。”《闯关东》《生死线》的制片人、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洪亮表示,现在一些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周围放了好多已经播出剧的剧本,然后从中节选收视率最高的桥段。这样的剧本没有逻辑和内在的东西,收视率再高也不能代表一部作品的质量。
“裁缝”编剧层出不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收视率的过度追求。《长征》《井冈山》的导演金韬这样评价收视率:“在中国,有一个令编剧和电视剧产业为之讨厌,为之烦恼,为之疯狂,为之抓狂的概念,就是收视率。骂它的也有,求它的也有,它是我们的仇人,也是我们的恩人。”有编剧无奈地表示,迫于电视台和制片人对于收视率的追求,总要被迫加些“狗血”“雷人”的剧情进去。
剧本是影视剧作品的源头。不少编剧表示,如果编剧不能坚持“质量关”,导演就可能“放水”,演员则更“不上心”,最终导致整个影视剧行业的畸形。那怎么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呢?
“接地气”这个词,在编剧行业里同样适用。曾经因“接地气”而广受好评的《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的作者王宛平告诉记者,写生活剧一定要“接地气”,要写自己有感而发的人与事,同时重视自己的内心,重视人性的弱点。
同时,动真情也是好剧本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我看来好剧本就是做起来会有新鲜感,它一定是弘扬真善美的。”侯洪亮表示,好剧本一定要先感动作者本人,如果自己都感动不了,那一定感动不了别人。
电视剧作为一门大众艺术,得有戏剧性,而戏剧性是通过情节来展示的。以中国的家庭剧为例,《大丈夫》《我爱男闺蜜》的编剧李潇就表示,电视剧要求的第一位是强大的情节,没有情节的刺激,家庭剧会走上一条死路,观众最后就流失掉了。
金韬还建议,中国的编剧可以向好莱坞的编剧学习,形成编剧中心制,“我从一个制片人的角度上来讲,编剧中心制是中国影视或者电视剧的一个发展趋势,电视剧的核心还是在编剧身上。”
(据新华社南宁5月14日电 记者翁晔)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5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