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功利性文物保护酿悲剧

2014年10月21日15:59    来源:福建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功利性文物保护酿悲剧

   原标题:功利性文物保护的悲剧德国历史学家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由衷地感慨:我们现在有的你们将来也会有,而你们曾经拥有的我们永远不会有。

  永远不会有的上花人民会场仅余门面,不站在现场根本无法体会揪心的痛惜,满地的红砖和老物件就是被踩在脚下的历史在哭泣。

  岌岌可危的上花人民会场曾经不断地呐喊:“是不是等哪天我倒了,才来管我呢?”很可惜,县、市以及省三级文物管理部门都用函文层层下达要求保护的意思,它终于还是倒了。

  函来函往的形式主义的保护只是这场悲剧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文物保护,利益和动机,已然超越历史责任感。采访中,记者很明显感受到,在上花人民会场要不要成为文保单位这一问题上,当地政府的纠结,不要最

  好,要了麻烦。因为他们发现文保单位其实是掣肘地方大拆大建的紧箍咒,更是得计算投入和产出比的经济账。

  这样的功利性思维很致命,上花人民会场修缮方案费用跨度相差了近30倍,有人说保护性维修好,有人说应该抢救性维修,而又有人提出不如整体性维修。各种论证就在一句“政府差钱”中顶得人没脾气,《文物保护法》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规定早已抛之脑后,任由文物自身自灭,因为“自然灭失的文物,不用承担责任”。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对于文物保护,我们需要反思与纠偏。

(来源:福建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