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市场观众细分 北京演唱会不再“寡头繁荣”

2014年10月24日15:35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市场观众细分 北京演唱会不再“寡头繁荣”

   原标题:演唱会江湖不再“寡头繁荣”

   明天,杨坤、丁当将分别在万事达中心、首都体育馆开唱,上演“撞车”戏码。其实,进入10月以来,北京演唱会市场便迎来了新一波热潮,曹格、郝云、陈楚生、萧敬腾、韩红、零点乐队等都将举办个唱,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一两场,涵盖流行、民谣、摇滚……歌迷尽可以各追其爱。而在演出业内人士的眼中,经过市场规律“打磨”之后,演唱会市场开始显现出各种“变脸”。

   一变 “蛋糕”在扩容

   做了近20年演唱会,北京非凡京奇演出公司董事长郜奇对眼下的市场态势颇感欣喜,他给出了一个数据,截至目前,北京演唱会市场票房比去年增长了20%至40%,“可见市场需求还是很旺盛的,尤其是‘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政府主办的大型演出活动减少,而演唱会作为一种娱乐性很强的大众类文化产品,满足了普通百姓的文化消费需求,大家伙儿愿意掏腰包看自己感兴趣的演出。”

   市场热度,从演出公司的忙碌程度可见一斑。以非凡京奇公司为例,去年在全国做了12场演唱会,今年共计有15场。“平均不到一个月就得做一场,这个规模和频次对演出公司来说基本上已是饱和状态了。”该公司总经理张熠明说。

   长久以来,北京演唱会市场处于“寡头繁荣”状态,诸如五月天、陈奕迅、孙燕姿、周杰伦、张学友等占据金字塔顶尖的艺人,成为演唱会市场的“寡头”,一呼百应,万众追随。这也是华语乐坛艺人更迭速度和质量长期处于低位,艺人稀缺、断档所导致。不过,这一态势如今似乎正在被打破。张熠明注意到,10月至12月的演唱会项目就有一个突出特点——均非“豪华型”,包括他们公司做的丁当、陈楚生、曹格三场演唱会在内。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对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来说,市场更加成熟理性、细分化了,观众不再一味追捧大牌,口味开始多元起来。而且市场需求有持续性,淡季、旺季不再那么明显,各种类型的演唱会都能来‘填空’,也都能吸引相应观众群。”由此,他觉得演出公司应该更注重培育艺人,“演唱会市场是一个需要‘养’的市场,细水长流。”

   二变 “小咖”也赚钱

   大腕儿有大腕儿的天地,小众歌手有小众歌手的拥趸。曲婉婷、痛仰乐队、郝云即将举办的演唱会,地点不约而同选在北展剧场。相比于工体馆、首体馆、万事达中心等“万人场馆”,能容纳约2000名观众的北展剧场,时下成为抢手场地。

   在北京,近年来大型演出市场火爆,而“小打小闹”的中小型规模的演唱会一直有待发掘。今年8月30日民谣音乐人宋冬野在北展剧场的演唱会,堪称爆棚,一票难求。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北京市演出公司,从中尝到了甜头,也嗅到了更大的商机。据公司董事长张海君透露,他们计划从明年下半年开始,将能容纳约4000名观众的“水立方”打造成一个演唱会新驻地,每周举办一场演唱会。

   “能在大型场馆开唱,拥有绝对市场号召力的歌手毕竟凤毛麟角,其余大量歌手不妨考虑中小型演唱会。对演出公司来说,中小型场馆的观众容量虽然小,但成本低,风险压力相对也较低。”张海君说。他觉得,从利润率讲,大项目不一定赚大钱,小项目也不一定只能赚小钱,“我们今年在万事达中心做的S.H.E演唱会,售票将近九成,可最终盈利情况却不太好,因为包括艺人出场费在内的各种成本太高了。”

   除了北展剧场,奥体中心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M空间等,这两年也成了“小咖”歌手演唱会的热门场地,见证着北京演唱会市场从过去注重规模大小转向注重现场音乐品质。“这是市场规律调节的结果,也是真正贴近受众,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良好态势。”张海君说。

   三变 “揽客”出新招

   演唱会惯常的推票手段是通过媒体发布消息,或是掏钱打“硬广”,而随着演唱会项目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营销手段也开始变换花样。杨坤明天在万事达中心的演唱会便想出了新招儿——和国内某酒品牌捆绑销售,比如说观众买380元的票,可获赠一瓶300元的酒,其实相当于只花了80元买票。“目前看来,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售票量超过八成。”主办方之一、北京市演出公司董事长张海君说。

   其实,这场演唱会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将传统演出行业与新媒体结合,比如视频直播,这也是现如今演唱会扩大传播度的一个新尝试。“一场演唱会,场地再大,能容纳的观众也有限。未来演出行业的趋势应该是从有限向无限拓展,比如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以及与其他行业的跨行业合作。”

   与杨坤演唱会营销颇费功夫相比,有些演唱会却比较“省事儿”,只需要牢牢锁定目标受众群即可——粉丝营销,成为时下演唱会稳赚不赔的一大高招儿。有意思的是,精明的演出机构甚至将这一点做到极致,让粉丝成为演唱会项目的“设计师”。大麦网目前正在探索的全新运作模式“大麦点将”便是一个典型。大麦网市场部负责人杨通介绍说:“这种模式就是把演唱会的主导权交给歌迷,由歌迷们靠自己的力量,通过网络投票以及支付小额预订金的方式,最终促成演唱会的举办。”去年周笔畅的演唱会便是这种模式的“吃螃蟹者”,“其实这就是粉丝经济的深度开掘,粉丝就是生产力。”

(来源:北京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