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文化名人解读心中的家 张抗抗:家是休养生息的地方

刘慧

2015年02月16日08:45    来源:华商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文化名人解读我们心中的家

  过年回家,中国传统的祝福语中总有一句:家和万事兴。这句话似乎是所有祝福中最平淡的,但也是最重要的。

  家,对每个人的意味不同,但同样的是心底里最深沉的牵挂。眼看春节将近,无论身在何地,何种方式,或远或近,人们都已经心系着归家的路……那些我们熟悉的、中国各地的文化名人,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他们如何过年,如何理解“家”?

  张抗抗:家是休养生息的地方

  身份:著名作家

  状态:我正在杭州父母家,经常回来过春节

  家可以有很多含义,是一个港湾,一个庇护所,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张抗抗说:“我过去也写过相关的文章。我觉得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遮蔽风雨,抵挡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使房子里流通新鲜的空气。门是家与外界的通道,所以家不会与世隔绝。家一定有厨房,可以烧出美味的食物,所以在冬天,家里也是热气腾腾的。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到很远的地方去。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则变成了乘客。还有,汽车是需要经常加油的,所以一个家就需要有多多的收入。作为家庭的成员,不能只用油不加油,因为油用完了汽车就走不动了。作为乘客的时候,只会消耗油料,哪怕经常抽空擦洗汽车,也会觉得很安慰。”张抗抗还把家称为轻音乐,在烦了累了的时候,音乐响起来,人会放松下来,感觉到陶醉和惬意。

  肖云儒:家是家乡、老屋、故土

  身份:著名学者

  状态:正尽快处理完手边的事,准备回家过年

  接到华商报记者电话时,肖云儒正在处理手边的一些事务,为静心过年做准备。他说,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家是家乡,是老屋,是故土,是我们祖先,我们自己儿时,就是青少年时较长生活过的地方。“家就是亲人亲情。老爸老妈就是家,兄弟姐妹就是家,亲人在就有家。家是乡愁,是一份记挂,不忘乡土不忘根本心里就有家。家永远在心里血液里……”肖云儒感慨道:“我没有老人了,我就是家里的老人,所以今年打算祖孙三代六口自驾游去彩云之乡,过年,我家的车开到哪里,一家人就在哪里团聚,我们的家就在哪里!”

  蒋方舟 年轻人对家的观念也趋于保守

  身份:著名青年作家

  状态:和爸妈在北京过年蒋方舟说:“我上大学就离家远了。后来我妈退休后就跟我住,对我来说,家不是地理上的概念,是家人的概念,是心理上的概念。长大以后,我发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挺少的。爷爷奶奶去世后,我们不再回老家,我父母现在觉得过年也不一定要回老家,一家人在一起就挺好。”

  作为80后,蒋方舟认为,年青一代对家的观念其实也越来越趋于保守,中国社会越来越强调“家”的和谐,年青一代有所回归,从只求财富变成对家庭概念和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的追求。前两年流行成功学,这两年类似生活平静的书多了,这也是当代人厌烦都市中相对冷漠的人际关系的结果。

  汪国真 中国人心目中家的分量更重

  身份:著名诗人

  状态:在北京,和父母家人一起过年

  汪国真感慨:“家,真的就是一个回来的港湾,在外面奔波闯荡,建功立业,回来休息准备再出发的地方。”他认为,中国的传统中,家的分量更重一些,西方人则更独立一些。他回忆小时候印象深刻的是过年就有新衣服穿有点心吃。他老家是福建厦门,闽南人对家庭宗族的观念比一般的地方似乎更浓重一些,福建人很注重家庭的祥和温馨。除夕、大年初一,过年的前几天基本都在家里。汪国真对华商报记者说:“我基本没有不在家过年的情况,现在我父母都在北京,所以春节就在他们身边。希望我的孩子也在家里亲人身边。”

  吴克敬 家在中国人心里大过一切

  身份:著名作家

  状态:跟家人过年

  著名作家吴克敬是传统的陕西人,他说,小的时候,每到过年,就会到坟地请祖先回家过年,家里也会把祖先牌位摆好,祭拜祖先的时候,会说很多话,比如今年日子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困惑,来年有什么期望,都是真话。

  谈到如今国人心中的过年,他说:“我觉得家在中国人心里大过一切,我们都说家国情怀,战争时说保家卫国,家的概念,确实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具有先进性,中华文明绵延下来,其实就是家不灭,所以我踏踏实实在家里和亲人过年。后天就打算开始做过年吃的东西,蒸馍,炸豆腐,我爱做这些。”

  刘炜评 应该强化家的精神功能

  身份:著名学者

  状态:多少年我都尽可能在商洛的父母身边过年

  在刘炜评看来,现在的家庭结构和功能,比古代和近代变化太大。过去家庭是一个要素比较齐全的生产生活单位,家庭所有成员都扮演着比较明确的生产角色,如男耕女织等等,有点像今天的生产单位。但是近代以来,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的制作,已经被以公司为标志的社会行业承担了,如今尤其如此。过去腊月二十三以后蒸馒头、磨豆腐、备年糕及各种熟食,现在很多人去商场购买,就是情形之一。现在人们更多承担的是社会角色,在家庭中的角色主要是伦理性的。刘炜评对华商报记者说:“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维系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纽带,永远都是血缘、亲情。当下,既然家的生产性文化功能弱化了,就应该强化家的精神建设功能。比如很多家庭成员因为一年到头各忙各的,不是很重视家庭乃至家族的文化建设,这是一种缺失。过去人们注重过年时订正、续写族谱和家谱,注重在长门家中守岁,注重初一阖家念诵族训和家训,如此等等,都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内容,今天也都可以适当继承。”

  华商报记者 刘慧(来源:华商报)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