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政协中最难采访到的一位委员,陈道明每次会后都匆匆离开。不过,面对“中国文艺有高原无高峰”这个问题,他最终还是开了口。
“票房是标准吗?就像GDP能是一个国家好坏的标准吗?”他说,票房不是衡量文艺作品的标准,但之所以“烂片”有高票房,主要还是被观众“惯的”。
近年来,有关“中国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的声音甚嚣尘上。有专家测算,这一目标有望在2018年前后实现。
就在刚刚过去的二月,中国内地票房收入总额为6.5亿美元,领先于美国的6.4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然而,高票房的喧嚣却难掩中国电影质量不高、内容流俗等问题——与叫好不叫座的艺术电影不同,一些营销出众、口碑一般的影片却意外收获良好票房。
对于“烂片”,陈道明的表情有些无奈,他调侃地说:“如果说欧洲电影是在探讨哲学、探讨观众能够接受的上限,美国电影是在探讨制度和人性,那中国电影就是在探讨底线,看谁更敢触碰底线。”一句话,让现场一片笑声。
陈道明说,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包含着三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编剧,第二个平台是演员,第三个平台则是诸如电视台总编室、收片组的输出平台。对于编剧和输出平台,他特别强调“两个平台必须是有大文化的人。”
但谈到自己所处的第二个平台时,被列入“演技派”的陈道明却出人意料地说:“这个行业里可以有没文化的人。”就在记者面面相觑之际,他说,这么表述并非刻意显示自己的谦虚,而是因为事实本来如此。“现今,演员应该是有文化的,但目前这个阶段,没有文化也可以在那儿生存。”
说到这儿,惜字如金的陈道明就此止住。他建言,要解决中国电影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需要三个平台上的从业者做到文化自觉,“我们的文化建设应该唤起文化人或者做文化的人的自觉,从而知道什么才是底线。”(记者 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