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的文化自信,不僅源自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歷史,更源自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產生的一切優秀文藝作品,以及創作這些作品的德藝雙馨的文化大家。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懷揣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網推出融媒體文藝欄目《見証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呈上對改革開放40年文藝發展最具詩意的表達,通過有情感、有溫度、有底蘊的人物呈現,彰顯藝術作品的時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專訪陳愛蓮:時代的紅舞鞋永不停歇

 
  當我們到達位於北京南郊的愛蓮舞蹈學校時,陳愛蓮已經開始練功了。踹燕、探海、旁腿側身、踢紫金冠……我們在練功房外面靜靜看著她干淨利落地將一個個動作完成,不禁暗自感嘆,即使歲月流逝,但陳愛蓮的身姿依然健美輕盈、充滿活力。
 
  在練功結束后,作為校長的陳愛蓮有些放心不下剛開學后同學們的狀態,特地去看了一下大家練習情況。看到同學們都在認真跟著老師學習動作,她才放心地接受我們的採訪。專訪中,談到舞蹈術語時,陳愛蓮伸出手在空中......[更多]

從藝這麼多年,我對自己演過的所有角色都有著同樣的熱愛,《紅樓夢》之所以演得多,首先當然是觀眾對這部劇的認可。每部作品、每個角色,我都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經過不斷的打磨、排練,才將它們搬上舞台與觀眾見面,《紅樓夢》也不外如此。

直到今天,《紅樓夢》已經演出過七百多場了,這麼多年來,大的結構沒有變化,我忠實地保留了基本的風格。但是,每一次上台表演都是對《紅樓夢》的再創作,每一次重排,我都需要在作曲、舞美、編導上有所創新,要去適應時代的變化,考慮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絕不是完全重復此前的內容。

我不斷提醒自己,雖然歲月不饒人,但舞台上的藝術生命可以延長,尤其是對經典舞劇的復排,每一次都要有新的突破。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到了文化藝術領域,文化體制改革的浪潮也波及到了國家的直屬院團,我個人認為隻有改革才能有出路,才能讓藝術得到發展。

當下,我們有非常優秀的年輕演員,他們的舞蹈技能非常棒,但有些舞蹈演員妄自菲薄,隻看到西方舞蹈的好,對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缺乏認識。我們學校建起了圖書館,希望同學們在練習之余多花些時間去讀書,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將優秀傳統文化之美融入舞蹈之中。

我們談發展,談創新,都要在傳承基礎之上,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我希望孩子們在我這兒能有更好的學習環境,真正做到“立德敬業,求實創新”。

現在很多人覺得我們的創新做得不好,我認為是因為這些年大家對我國優秀的舞劇傳承有所缺失,有所斷層。沒有創新就不能前進,但創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必須在傳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才能夠創新,這樣我們的創新之路才會走得更遠。

改革開放讓我有了另一方土地,將舞蹈藝術的種子播撒下去並細心耕耘,最終開花結果,延長了我的藝術生命。作為一名舞蹈演員,僅靠一個人的努力是無法在舞台上演出的,要有自己的團隊。我70多歲還能在台上演出,就是因為有一支自己的隊伍。

經常有人對我說,你年齡不小了,該閑下來了。但我覺得,我沒有理由隨便放棄,如今,我對舞蹈事業的熱忱從未消減,還想復排經典劇目,還想創作新作品。

從報社出發,往南驅車一小時,九時剛過,我們便來到位於北京大興區的愛蓮舞蹈學校。初秋的校園,枝葉茂盛,循著樂聲而去,一樓教室裡,一群初中生模樣的少男少女正在排練舞蹈,再往樓道裡走,一位身著粉色練功服、腳蹬白色芭蕾舞鞋的舞者,獨自在排練廳裡練功,壓腿、劈叉、下腰……每個動作輕鬆完成,一點也不含糊。

這輕盈的舞步、美妙的身姿,不禁讓我們屏息凝神,沉浸其中。隔著玻璃窗仔細一瞧,我們不禁驚呼:原來是79歲的舞蹈家陳愛蓮!身旁的老師告訴我們,隻要沒有雜務紛擾,從早上八點到十點,陳愛蓮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