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誠主演話劇獲金獅獎:那幾年跑龍套終身受用--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丁志誠主演話劇獲金獅獎:那幾年跑龍套終身受用

2012年12月03日08:52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丁志誠是北京人藝85學員班裡的一員。在二十郎當歲的年紀,他和馮遠征、吳剛等同學一起在《蔡文姬》裡扛大旗、在《巴黎人》裡演起義戰士,大多數時候,一句詞兒也沒有。上世紀九十年代,丁志誠一度下海經商,生意做得不錯,可兜兜轉轉,最后又回到演戲上。

  丁志誠骨子裡還是個有些浪漫的人,他篤信“人生有很多未知才有意思”,於是2009年,這個闊別話劇舞台18年的演員,出演了小劇場話劇《關系》,2012年又挑戰了阿瑟·米勒的經典話劇《推銷員之死》。這兩部戲使他獲得了今年的話劇金獅獎。前日,在頒獎現場,他感慨萬千,在台上激動地喊:“我今天又回來了!”

  私下裡,丁志誠有些結巴,說來也怪,一上台嘴就利索了。《關系》的編劇萬方說:“他就是吃這碗飯的!”

  拿獎 演戲就一個字:真

  新京報:這次獲金獅獎,對你來說分量有多重?

  丁志誠:我本專業就是演話劇的,能拿這麼個獎,是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它是專業的獎,不摻雜任何商業的東西。

  新京報:之前那麼長時間你為何都沒演話劇?

  丁志誠:我一算,有18年沒在人藝演過戲了。其實劇院年年找我回去,主要是我沒工夫。話劇和電視是倆概念,電視劇很難界定好與不好,你認為好的,收視率未必高,你認為不好的,可能收視率非常高﹔可是話劇,你看劇本好、人物好,它就一定行。演話劇我還是比較挑。

  新京報:你覺得自己是天分型演員還是后天努力型?

  丁志誠:我天分還行吧,演戲靈性、天分是第一,再加上用功。一天琢磨兩小時跟琢磨八小時,呈現出來的人物絕對不一樣。人就怕天天琢磨一件事,天天干一件事,肯定能成。

  像《推銷員之死》這種戲就必須刻苦,它不是靠天分的。導演可以玩流派、玩手法,但演員演戲就是一個字兒:真,其他都是瞎掰。一個話劇演員一生中能演上這麼個人物,你這輩子就沒白干。我就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能接這麼個戲。

  新京報:現在有什麼想演但沒演過的角色?

  丁志誠:隻要是好角色就想演。好角色是能打動你、感染你,對你來說又是個挑戰。如果能接到這樣的角色,就是你的幸運。這一生中,再能碰到兩三個好角色,我就覺得沒白干。

  學員班 那幾年跑的龍套終身受用

  新京報:馮遠征說你常組織學員班的同學聚會?

  丁志誠:對,也不是經常能在一塊兒。當時我們都住人藝宿舍,上學在一塊兒,畢業又在一塊兒工作。上次我演《嘩變》就是為了同學相聚。正好我們吃飯來著,王剛說,咱班同學這麼多年沒一起上台了,這次就差你了。我排了兩天的工夫,就上去演了。

  新京報:上學那會兒你們老一起跑龍套吧?

  丁志誠:對,挺好玩兒的,一塊兒跑的龍套忒多了。表演這個行當不是我教你你就會了,北京人藝就讓你跟著老演員一塊兒同台,潛移默化地受影響。那幾年跑龍套讓我們終身受用。

  新京報:你們幾個裡你演話劇最少,但你又說“最后還是要回到舞台上”。

  丁志誠: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2009年,我一直在外面拍戲,再回到劇院真是挺好的。在外面演戲,劇組比較亂,回到劇院,真的能沉下來。我這輩子就是這點事兒了,有好戲我肯定回劇院。

  新京報:這幾年,影視演員回來演話劇好像是件挺時髦的事兒。

  丁志誠:也許對別人來說是時髦的,上舞台是票一把,對我們來說就不是。我就是這劇院的人,回去演戲是天經地義的。

  未來 誰知道掉餡餅還是磚頭呢

  新京報:你是不是一直運氣不錯?戲演得不錯,以前生意也做得不錯。

  丁志誠:經商方面也有點天分吧,后來不弄了。學的是表演,歸宿在這兒。人生能把一件事兒干好已經很難了。

  新京報:明年你就50歲了,對你來說,這個年齡意味著什麼?

  丁志誠:知天命了。年輕時覺得,知天命就是劇院一些老藝術家那樣,每天拿一雀巢大杯子,灌半杯子茶葉,往那兒一蹲,去劇院還得騎自行車去,天天就琢磨這點事兒。我們劇院林兆華、任鳴現在還天天這樣呢。真是挺好的,隻有我們劇院現在還這樣。

  新京報:你演的沙辰星(《關系》)、威利·洛曼(《推銷員之死》)在戲裡都經歷了中年危機,你自己在生活中有此困惑嗎?

  丁志誠:演戲最后演的還是生活積累。這倆中年人有很多想法跟我都很貼近,四十不惑,可當今世界誰沒困惑?困惑就困惑著唄,那能怎麼著?有時沮喪,明兒一睜眼就翻篇兒了。

  我的性格就是很多事兒完了就忘。人生有很多未知才有意思,如果你都知道明天怎麼著,那就沒有意義了。后面這些年,我也不去想。誰知道明天是掉一塊餡餅還是掉一塊磚頭呢!

  -“復出”作品

  《關系》

  我和任鳴一直說要合作,又是萬方的劇本。我當時想,先演個小劇場的戲唄,后來一想,小劇場比大劇場更難演,相當於鏡頭的近景,全是近景。剛開始覺得非常容易,越排越覺得,得天天揣摩,慢慢排,慢慢磨。

  《推銷員之死》

  很多人說,你要接“推銷員”,還真得掂量掂量,一是太難演了,二是有英若誠珠玉在前。我后來一咬牙一跺腳,接吧!我就想給自己一個挑戰,說句實話,也是膽大包天。那戲排了四十多天,每天睜眼閉眼就琢磨這個。最大問題是詞兒太多了!它不像電視劇,錯了拿本子再看一遍。演話劇是說任何話不能想,而且要帶著人物的心理狀態。首演前一天,我詞兒都還沒下來。

  (陳然)

(來源:新京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