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唐山大地震》會流淚,那是因為情緒積蓄到一定的飽和點需要得到釋放,但《一九四二》會把淚活活地憋回去,憋在觀眾的心裡。也許讓觀眾痛痛快快地把眼淚流出來,《一九四二》會得到更多一些的好評,但淚水的彌漫也會讓這部電影的主題迷失——拍它,究竟是為了讓觀眾感動還是為了讓觀眾刺痛?
馮小剛是煽情高手,但到《一九四二》這裡,他把影片的煽情元素剔除得干干淨淨。因此,這是部真誠的電影,從主創團隊重走當年災民逃荒路,到編劇、導演在訪談中所呈現出來的態度,以及影片最終體現的效果,都可以看到隱藏於電影內外的真誠。挑剔電影的不足是容易的,但想要知道這部影片的價值,卻要有多元的視角去發現。
毫無疑問,《一九四二》是部題材先行的電影,這類作品需要大量的細節來填充,否則容易變得空洞。馮小剛或是意識到了這點,在影片裡灌入了足夠多的細節。電影裡有不少情節單拿出來擴充后都可以單獨成片。但和觀眾對《少年派》的細節樂此不疲地進行揣摩不同,《一九四二》一些頗有用意的細節卻沒能夠得到足夠的解讀,人們只是停留在探討《一九四二》拍得好不好這個大而化之的層面上,卻失去了欣賞細節的耐心。也許,要等到《一九四二》所帶來的題材沖擊過后,細節的魅力才會得以被關注,主創的良苦用心也會更多浮現出來。
在網上看了一些網友的觀感,除去對影片的爭議外,“不知道1942年發生了什麼”成為網友談及最多的話題之一。也就是說,很多人是通過這部電影,才了解到了1942年河南餓死300萬人的歷史。單從這點看,《一九四二》的人文貢獻就達到了,如同談到2008人們會想到奧運會、談到1997人們會想到香港回歸一樣。以后談到1942,大家終歸會知道那一年發生什麼了吧。 (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