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狄仁杰一年斷案17800起 與武則天關系曖昧--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學者:狄仁杰一年斷案17800起 與武則天關系曖昧

2012年12月04日11:46    來源:西安晚報    手機看新聞

  繼江南style、航母style之后,賡哲style在網上迅速傳播,主角是陝師大的於賡哲教授。昨日中午,於賡哲首度現身央視《百家講壇》欄目,用詼諧幽默的語言開講《狄仁杰真相》,並逐層揭開圍繞在狄仁杰身上的迷霧。節目剛一播出,就有網友將於賡哲講座視頻截圖做成了賡哲style。本報記者昨日下午採訪了於賡哲,聽他講述歷史上真實的狄仁杰。

  擔任大理寺丞

  每天斷案49起

  狄仁杰是神探嗎?經過各種文藝作品的演繹,狄仁杰儼然成了“中國的福爾摩斯”。在《狄仁杰真相》中,於賡哲將狄仁杰定位為一個很能干的司法官員。“神探要出現場要破案,狄仁杰是個司法官員,他在擔任地方及中央司法官員時,他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斷案上而不是到現場去偵查。我覺得出現場緝拿真凶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審理卷宗,換句話說就是刑事案件的復審工作。”歷史上的狄仁杰的確是個斷案高手,有史籍中記載,狄仁杰當大理寺丞時,一年斷案17800起,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意味著他即使一年中一天都不休息的話,平均每天要斷案49起。

  “遺憾的是,當時的史料中對這些案件的細節都沒有記載。”於賡哲說,有關狄仁杰“神探”的說法在唐代的史料裡沒有細節,狄仁杰的聲譽主要來源於兩部小說,清代《狄公案》和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大唐狄公案》的作品,才使得狄仁杰開始以神探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所以說神探的美譽更多來源於文學家的創作。

  君臣關系曖昧

  全力輔佐武則天

  提起狄仁杰,很多人會想到他與武則天似乎有說不清的曖昧關系,《狄仁杰真相》第一講,於賡哲便以“非常臣子”為題,講述狄仁杰與武則天之間的關系。他七十高齡仍然在武周政權中身居高位,參與一系列重大決策。但也正是狄仁杰深謀遠慮的人事安排,最終顛覆了武周政權。他竭盡全力輔佐武則天,但又不遺余力促成武周政權回歸大唐。

  “在這一系列看上去相互矛盾的行為背后,有一個‘忠’字作為主線,其實也是狄仁杰一生的主線。對唐朝很忠,這是對國家的忠,對武則天也忠,這是對她個人的忠。”於賡哲說,歷史上的狄仁杰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幫武則天駕馭帝國航船躲過多處險灘,卻在臨終前預謀政變將大周帶回大唐,堪稱官場楷模、職場楷模。他在幫著武則天治理國家的時候,認為自己是盡忠,是為了武則天好。他臨終布下棋子,甚至對政變預先有所安排的時候,仍然認為自己是盡忠,而且也是為了保全武則天的名節。這種君臣關系,歷史上很少有。”

  進實驗室測量

  一斗小米折合多少市斤

  講課風趣幽默,語言詼諧,於賡哲被學生稱為“萌”教授,也被網友稱為《百家講壇》有史以來最“萌”的教授。對此,於賡哲笑言,“萌”源於上課幽默,但學術上他毫不含糊。“萌”只是上課的一種方式,一切都是為了知識有效的傳播,“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就像這次上《百家講壇》開講,我下的工夫不亞於寫專業論文。有一講涉及唐代一斗小米折合多少市斤(現代標准),學界已有相關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成果互有抵牾,本著老實的態度,我還是決定自己動手測量。”於賡哲說,因為涉及小米的比重問題,“我選擇了中等干燥程度的小米,跑到學校生物實驗室測量了比重,這是自中學畢業以后第一次走進實驗室。這個數字在文稿中隻佔短短幾個字節,最后還因為其他原因被刪除了。看似做了無用功,但是本著對觀眾、讀者負責的態度,我覺得較真還是值得的,我相信狄仁杰的個人魅力會讓大家喜歡。”記者獲悉,《狄仁杰真相》同名圖書將由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出版。

  (曾世湘 任娜)

(來源:西安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