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呼喚:給人以選擇的自由--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莫言的呼喚:給人以選擇的自由

2012年12月09日15:24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莫言在發表演講后接受獻花■供圖/新華社

  莫言演講引熱議 “三個故事”最“撩人”———

  北京時間昨日凌晨,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演講《講故事的人》,演講結束后,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一分多鐘。馬悅然夫人陳文芬透露,他們收到了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詩人托馬斯·特蘭斯特勒默的短信,“莫言的演講實在是太精彩了。”瑞典《每日新聞報》評論道:“這不是莫言第一次提到大地母親,他曾經說《豐乳肥臀》是獻給母親與大地的書。在莫言心中,大地即是母親,散發著母性的光輝,孕育著生命,對生命無所求的付出和犧牲。”

  著名的美國華文翻譯家、曾翻譯莫言名著《紅高粱家族》等作品的翻譯家葛浩文說:“我特別被他在演講中闡釋的他的作品與佛教的關系那部分所感動。”

  ■葉開:三個故事有庄子般的智慧

  《莫言評傳》作者、《收獲》編輯部主任葉開常年關注莫言的作品及研究。他表示,莫言的大多數演講主題都跟飢餓、孤獨、母親、故鄉有關。他昨天的演講,保有自己一貫的誠實和睿智。他講述的三個故事可以解讀為含義豐富的三個道德寓言,也可看作是對那些質疑者的回應,其中有庄子般的智慧。

  莫言在演講中最想傳達的在葉開看來是苦難、人性、愛、理解與寬容,他用這種方式與世界性普世價值對接,能夠寬容彼此價值差異的人,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在不違背人性的前提下,人們應彼此寬解、尊重,而不是朝著別人扔石頭。

  莫言最后講了一個帶有宗教寓意的道德故事:八個泥瓦匠通過某種挑選手段把其中一個害群之馬挑出來,讓他單獨受懲罰,其他人則可因代罪羔羊的被獻祭得以幸免並心安理得。問題在於:犧牲別人性命的七人集團毫無罪過嗎?一個寬容的、活性的社會,是能容忍差異的,極端主義者通常是暴力的同謀。

  ■張頤武:替罪羊

  和犧牲拯救不了你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和張頤武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詳細解讀了莫言演講的“三個故事”。

  張頤武認為三個故事是莫言最清晰的立場陳述,也是他世界觀的最好體現。“一、誰也沒有逼著別人取悅你的權利。憑什麼都要像你那樣表態?憑什麼就得關心你關心的事情?我有不滿足你的要求的權利。二、人都需要尊重,不尊重別人,強加於人,一廂情願,不會有真價值。三、替罪羊和犧牲拯救不了你。誰都不可能天真純潔得一塌糊涂。故事不必解讀,一說就俗。”

  ■陳曉明:給人以選擇的自由

  陳曉明認為,第一個故事“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想要表達的是不管是文化還是社會,都應該給人以選擇的自由,這是莫言的呼喚。第二個故事,其實是對第一個故事的補充,人不要自以為是,在任何時候都應該留有余地,以損害別人來証明自己的事情寧可不做。他在前面的演講中也談到這一點,什麼是真正的悲憫和同情。

  第三個故事在他看來是最為復雜意蘊最為豐富的故事,“當我們集體作出判卷,通常認為這是一個公平、正義的判決時,結果卻非常荒誕。莫言通過這三個故事,最想表達的是,給人以自由以及尊重生命價值。”

  ■文/本報記者 羅皓菱

  莫言講述的三個故事

  ■故事一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裡組織我們去參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舍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我還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裡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他睜著大眼看著我們,眼睛裡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

  事后,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多年之后,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故事二

  三十多年前,我還在部隊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辦公室看書,有一位老長官推門進來,看了一眼我對面的位置,自言自語道:“噢,沒有人?”我隨即站了起來,高聲說:“難道我不是人嗎?”那位老長官被我頂得面紅耳赤,尷尬而退。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許久,以為自己是個英勇的斗士,但事過多年后,我卻為此深感內疚。

  ■故事三

  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面如土色。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一個人干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干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自然沒有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干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

  於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隻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這個人出去受罰,他自然不願出去,眾人便將他抬起來扔出了廟門。故事結局我估計大家都猜到了——那個人被扔出廟門,那座破廟轟然倒塌。

(來源:北京青年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