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排隊才拿到演講票
為了能參加莫言在瑞典文學院的演講,張弛在幾周前排隊才拿到演講會的票。張弛說,她本身就是莫言作品的忠實讀者,聽過他的演講后,感覺他是一個非常幽默的作家,“他用作家的視角‘講故事’,其實滲透了很多他想說的話。每個人的解讀可能不一樣,可能需要讀者從更多的角度去體會他的表述。 ”
據介紹,蒞臨演講會現場的很多嘉賓都是瑞典文學界、歷史學界以及針對中國有深入研究的 “大腕”級人物。張弛前排坐的就是諾貝爾評委會的成員和一些著名翻譯家,她身邊坐的是一位著名的歷史評論家,她身后坐的則是瑞典一家大學文學院的院長。
“這些‘大腕’的到場也從另一個方面表達了瑞典社會對莫言和中國文化的關注,”張弛說。
演講並沒有同聲傳譯,在場的大多數瑞典嘉賓對中文並不精通,但眾人聆聽的場面卻讓人十分感慨——人們多數時間將專注的目光投向莫言,極少低頭看稿。張弛表示,盡管知道他們並不會完全聽懂中文,但在一種對於文學、對於創作者貢獻肯定的目光裡,聽眾的尊重感直指人心。
“我個人很喜歡他在演講最后所說的三個故事,我覺得他在故事中幾乎蘊含了所有針對他的尖銳問題的回答,”張弛說,“但是每個人的理解稍有差異,可能每個人的解讀也有所不同。我覺得這也正是他創作小說、講述故事的原始的構想。 ”
此外,張弛還在現場和到場嘉賓聊了一下。他們都覺得莫言是一位很棒的作家。有人認為,莫言是一位很好的“講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中有一種中國傳統故事中的魔幻力量,很能打動人心,而且瑞典人很喜歡他書中描繪強烈色彩時的沖擊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