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頒諾獎 諾貝爾金獎章背面或添紅高粱元素【6】--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莫言獲頒諾獎 諾貝爾金獎章背面或添紅高粱元素【6】

謝正宜 朱靜遠

2012年12月10日15:38    來源:新聞晚報    手機看新聞
莫言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發表演講,並用山東口音朗讀刊登在《上海文學》的自己作品短篇小說《狼》 “這些‘大腕’的到場也從另一個方面表達了瑞典社會對莫言和中國文化的關注,”張弛說。

 

   現場朗讀 《上海文學》山東口音

  莫言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讀者見面會以朗讀小說的環節開始,在細節上頗為考究的他,並沒有隨便將自己的文字打印在白紙上朗誦,特意手持了一本刊有自己作品的 《上海文學》。第一次朗讀,莫言選擇自己小說《狼》的片段,略帶山東口音的朗讀,不時引來觀眾的笑聲和觀眾席上山東籍留學生親切的小聲歡呼。

  在莫言的朗讀之后,瑞典演員約翰·拉巴尤斯也用瑞典語聲情並茂地進行朗讀,他的表演七情上面,手舞足蹈,活像一出舞台演繹,這也讓莫言有點坐不住了:“我也站起來朗讀,但是即便站起來,也不如他讀得好。 ”

  在活動中,當地著名漢學家、中文教授羅多弼在發言中對莫言的作品評價很高:“莫言讀過很多西方文學作品,也受到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和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啟發,但他也清楚地意識到,必須盡快逃離福克納和馬爾克斯,因為這兩位大師是兩座灼熱的火爐,而他自己是冰塊,如果距離太近,就面臨被蒸發的危險。顯然,今天的莫言,擁有了屬於他自己的地方,擁有獨一無二的中國聲音。 ”

  讀者互動 二十年后 看八零后

  由於增添了現場讀者互動環節,莫言此番的大學演講遠比之前的新聞發布和主題演講輕鬆得多,在遭遇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學生兼高密東北鄉“對於我們八零后現代年輕人有什麼期望建議”的提問時,攜女兒管笑笑出席現場的他顯得尤為感觸,甚至為了回答問題,耽擱了之后的簽名環節:“我女兒也是八零后,我過去也覺得八零后好像永遠長不大,但事實上我想現在我感覺到這是我錯誤的理解。我得了諾貝爾獎之后,就發現我的女兒比我想象的能干多了。我想再過二十年,這個世界是八零后的天下了,到那個時候各個領域重要的人物都是他們。所以我對年輕人寄予無限的希望,我想今后在他們的努力下,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

 

(責任編輯:溫璐、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