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古代名人也離婚:孔子曾休妻 李清照主動離婚

2013年09月24日15:07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古代名人也離婚:孔子曾休妻 李清照主動離婚

  導語:又一對明星夫妻緣盡分手,成為各路媒體爭相追逐的焦點,也成了坊間茶余飯后的重要談資。離婚古已有之,但古人離婚,必須理由足夠充分,否則是不被批准的。

  離婚最早始於何時?史上沒有准確記載,但自打人類開始通婚姻、組家庭,就有了離婚這一做法。在我國古代婚姻結構還未嚴密時,離婚相當自由,所謂“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去”。自周朝開始,夫權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來。在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夫權制家庭的基礎並不穩固,如《周易》記載妻子離家出走﹔秦始皇巡游時發現男子招贅、寄宿女家和死了丈夫的妻子拋棄孩子改嫁的現象,於是才刻石頒令天下維護家庭穩定。

  孔門祖孫四世出妻

  最早卷進離婚事件的中國名人,當推孔門祖孫。不過那時不叫“離婚”,而稱“去妻”或“出妻”,也曾稱作“仳離”,《詩·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其嘆矣。” 鄭玄箋:“有女遇凶年而見棄,與其君子別離。”因為夫妻離異的主動權,是在丈夫這一邊,妻子隻有被休棄的份兒,是做不了主的。

  相傳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就曾休過妻,孔子是“野合”而生,他的生身母親,並沒有跟叔梁紇正式結過婚。孔子也曾休過伯魚之母。據《禮記·檀弓》記載: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誰與哭者?”門人曰:“鯉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魚聞之,遂除之。伯魚因為替被父親趕出家門的亡母多哭了幾聲,就被孔子在門生面前大肆批評:嘻!鯉這小子也太過分了哩。嚇得伯魚趕緊收了眼淚。

  到了孔子的兒子孔鯉這兒,也曾休過妻。有了曾祖和父親做樣子,孔鯉的兒子子思,也同樣休過一回妻。所謂“孔氏四世出妻”,典故就出在這兒。難怪孔夫子曾感嘆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曾子不僅在思想上傳承了孔子的衣缽,在休妻這件事上也身體力行去學習,以便掩飾自己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念想。曾子因為老婆蒸的梨子沒有熟,借故甩掉黃臉婆。這位夫人久受夫子熏染,對詩書禮易也略通一二,說:婦有七出,不蒸亦預乎?她詰問曾子,離婚的七出條文,我這沒蒸熟梨算哪條?曾子回答不上,惱羞成怒說:蒸不熟而已,何問其故乎?我說離婚就離婚,問這麼多干嗎?

  另外,孟子也休過妻。

  陸游傷離婚而作《釵頭鳳》

  古代也有為離婚而后悔的人。《世說新語·德行篇》有這麼一則故事:“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應首過,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雲:‘不覺有余事,唯憶與郗家離婚。’”王子敬就是那位書法史上有名的王獻之,子敬是他的字。他彌留之際,請道家為他上文禱告。這時候,本人應該向神明坦白自己平生的過失,他說:“想不起別的罪過,隻記起和郗家離婚這件事。”我讀書到此,也喟然一嘆,在千載之后為王獻之哀傷。王獻之回望一生,最難磨滅的是一份早已逝去的愛情,他在感情上曾經負了人,至死都不能釋懷。王獻之有一封書信成了傳世的法帖,即《奉對帖》,上面寫道:“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無已,唯當絕氣耳。”這是他寫給原配妻子郗道茂的。王獻之和郗道茂是姑表姐弟,獻之的母親是道茂的姑姑,所以獻之在信中稱道茂為“姊”。幾多深情,幾多無奈,都蘊含在字裡行間,透過千年的字紙,仿佛仍然可以看見淚痕斑斑,現在讀起來,仍讓人心酸不已。

  因離婚而后悔的,還有陸游。南宋著名詩人陸游與表妹唐婉情投意合、恩恩愛愛,可是陸母不喜歡唐婉這個兒媳婦,便逼陸游夫妻倆離婚,理由是“不孝”。后來,唐婉另嫁皇族后裔趙世誠。有一次趙唐夫妻倆在禹跡寺外沈園遇到陸游,唐婉很意外,叫前夫為表哥,並請表哥吃了頓飯。飯后,陸游望著趙唐夫妻成雙離去的背景,思緒萬千,遂乘酒興,在沈園的牆上寫下了至今情感人間、令有情男女唏噓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李清照主動提出離婚

  古代也有女子在被丈夫無辜離婚時,不管那些“三綱五常”,以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反戈一擊,最終揚眉吐氣。《后漢書》就記載了這樣一位。漢朝有一女子叫夏侯,是黃允的結發妻子。黃允是當時一位有名的才子。一次,當地太守(市長)袁隗看過黃允的詩文后說道:“如我能有像黃允這樣的女婿,此生足矣。”黃允一聽覺得機會來了,回家后就給妻子夏侯寫了一紙“休書”。突然接到“休書”的夏侯如五雷轟頂,在多次懇請無效后,她痛定思痛,決定離開時好好懲治一下這個負心郎,也讓自己走得風光。這天,夏侯對婆婆說:“明兒個媳婦就要離開黃家了,心裡還真有點舍不得,還是舉行個告別宴會吧。我也要當著客人的面,好好訴訴離情。”此時的婆婆也同情兒媳,見兒媳說得有情有義,便答應了。

  那天風和日麗,四方客人一共來了兩百多位。正在大伙舉杯的當口,夏侯袖子一挽便走上前去,把黃允平日干的那些見不得人的丑事,當眾數落了一遍,並且大罵黃允無情無義、道德淪喪,說完便跨步登車揚長而去。黃允被罵后不僅名譽掃地,太守礙於面子,決定不嫁女兒給他。這個崇尚權貴的負心郎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古代女子中,李清照是主動離婚的。李清照18歲時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為連理。也許越是美好的開始,往往越會有著悲慘的結局,1129年,趙明誠死於湖州,一段將近30年的美滿姻緣就此落幕。當時北宋滅亡、戰亂不斷,李清照行無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又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張汝舟之所以結婚,是因為看中李清照所攜帶的那些價值連城的文物,在李清照並不願意將這些東西與他共享時,張汝舟馬上露出原形,不僅惱羞成怒,還對李清照拳腳相加。於是,李清照決心和張汝舟離婚,並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官司結果當然是李清照勝訴,張汝舟被發配到柳州。盡管李清照也要因此坐牢兩年,但在當地官員的關照下,僅僅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

  古人也有離婚之后還送上美好祝福的。敦煌曾經發現過唐宋時代的離婚書,很雅致,男方說:“願娘子相離之后,重梳嬋鬢,美掃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宮之主。”惹得千載之后的紅男綠女們咂舌——古人生活得真浪漫,離婚也不咒罵哭鬧,還贈送這麼美的祝願。(文/張勇)

(來源:北京青年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