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你做飯好不好吃?
萬芳:我做飯,還行吧。我食量還蠻大的。
新京報:大家一直覺得你很文藝,還有一點就是,你平時的曝光量不大。
萬芳:我想是因為這部分的不同,大家覺得我不一樣吧。我的價值觀和我的重點會和這個圈子不同。就像是今天我們的訪談,很多人會覺得,我隻要有曝光就好了,不管他寫得怎麼樣,有新聞就是好新聞。可我在意的是,我明明講的是這樣,為什麼你寫的是那樣。我覺得確實和真實對我來說比較重要。
性格 用更舒服的方式和世界相處
新京報:以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很多人剛入行時,也像你講的,抱著理想、“我到底是為什麼”來做這行的,但在漫長的時間中,會受到誘惑或沖擊,最初的東西被消磨掉。你是如何這麼多年始終堅持信念的?
萬芳:因為一旦那個本質不見了,我會不開心。發現自己不開心,那就去找開心的事啊。你們這個年齡,當然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沖刺,會想要向這個世界、向自己、向親朋証明什麼。到了我們這個階段,我前一陣看到一個朋友說的一句話:“我非常高興,我不用向這個世界再向証明自己是什麼、自己是誰。”我覺得非常美。但需要累積才會有這樣的體會。
我當然知道,現在很多媒體的價值觀,我要去跟他們溝通是很困難的,我仿佛碰到了銅牆鐵壁,對他們來說,可能也覺得我也是銅牆鐵壁。他的價值觀就是這樣,要你講講你的感情生活,你的什麼什麼八卦。我常常想說,關你什麼事啊!他說,觀眾想看、聽眾想聽。我想說,去你的,你覺得觀眾真的想看?聽眾真的想聽這些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