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成華區彩塑技術培訓現場,社區居民展示彩塑。 |
當輪船出現在江河之上,消失的不僅是木船,還有沉郁悲壯的纖夫號子﹔當收割機出現在稻田裡,消失的不僅是鐮刀,還有婉轉多情的秧歌。日新月異的現代化大潮滾滾向前,那個曾經是中國人心靈故鄉的傳統中國正漸行漸遠。在人們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多彩、欣賞著無所不在的大眾流行文化時,品類繁多的民間文化藝術正在衰弱甚至消失。
“民間鄉土文化會不會成為現代化、城市化的犧牲品?”在民間文化藝術傳承者、愛好者心中縈繞不去的這個疑問,正在引起中國各級政府的關注。在“非遺”成為社會熱點和各地政府傾力打造的金字招牌的同時,另一項已連續開展27年的工作,正在通過另一條途徑試圖解答這個疑問。
“零含金量”政策撬動政府積極性
與其他部委的類似評選活動相比,文化部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幾乎算是“零含金量”,獲得命名的地區並不能獲得實際的扶持資金或政策,僅僅是挂上一塊招牌而已。但即便如此,各地政府仍積極申報。在2011—2013年“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中,全國共有573個區縣(鄉鎮)報名參加,最后528個縣、鄉獲得命名。2014—2016年的評審命名剛剛開始,就已有全國480多個縣鄉報名參加。
成都市成華區參加了最新一輪的評審命名,申報的項目是彩塑。成華區的彩塑有上千年歷史,興盛於清朝,與天津“泥人張”齊名,有“南蔡北張”之說。如今在成華區的所有街道和80%的社區,都能看到政府設立的“彩塑坊”活動室。全區117間彩塑坊每年吸引65萬居民參與相關活動。“我們不敢說人人會捏彩塑,但敢說人人知道彩塑,彩塑是我們區的一張名片。”成華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孝軍說。
殘疾人劉小萌已經在彩塑坊裡上了兩年課,可以熟練地為泥塑上色。他說,自己每天最多能畫50個泥塑,每個1.3元到1.5元,由廠家回購,這樣他既可以賺點外快,也可以和伙伴們在一起,感覺生活比以前悶在家裡好多了。
張孝軍說,建設“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有助於提升城市美譽度和文化影響力,有助於提升基層文化設施的吸引力和利用率,有助於推動文化產業發展。2011年至2013年,成華區用於彩塑保護、傳承、開發的經費達710萬元,佔全部文化事業經費的5%。
安徽省巢湖市是我國知名的“民歌之鄉”,早在1955年,巢湖民歌手就曾把民歌對唱《姑嫂對花》唱到了懷仁堂,受到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但隨著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水鄉處處飛歌聲”的景象已不復當年。巢湖市副市長吳朝暉說,巢湖已經兩次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之所以連續多年參與這一評審命名活動,一個重要的動因就是提升城市形象。她說:“美景常有,但有文化底蘊的美景不常有。巢湖市的城市定位是打造旅游和生態城市,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在山川秀美之外,巢湖要做一個有靈魂的城市。我們有民歌這個抓手,把這個招牌擦亮了,更能吸引游客。”
2012年,巢湖市出台了《關於加強巢湖民歌保護與發展工作的實施意見》,市政府每年撥款80萬元用於巢湖民歌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民間文化藝術蘊含新商機
對於四川省蓬溪縣而言,書法不僅僅是一項在民間高度普及的藝術,更承載著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希望。在四川的諸多縣裡,蓬溪的經濟較為落后,2013年全縣稅收僅3個億。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鄧正強對記者說,由於缺水,近10年來,蓬溪縣沒有一家工業企業入駐。招商引資遇到了難以克服的資源瓶頸。
但蓬溪有書法。蓬溪現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29名,省書協會員48名,市縣書協會員3200余名,參與書法培訓、創作、收藏的群眾近50萬人。打造書法文化旅游產業,實現縣域經濟的轉型升級成為順理成章的選擇。“我們要把蓬溪建成‘中國書法城’,使蓬溪成為中國西部乃至全國重要的書法人才培訓基地、書法藝術交流中心、書法作品交流中心。”蓬溪縣副縣長劉洪波說,把書法產業做大做強成為他們參與“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的主要動力。
在蓬溪縣赤城鎮一座水庫旁,一個佔地760多畝,投資超18億元的“中國書畫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基地”已經初現雛形,預計在2018年底建成開放。鄧正強對記者說,全國書畫年交易額為800億元,如果蓬溪縣能佔到其中的10%,也有80億元,對於縣裡的經濟將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如果說蓬溪尚在為未來而努力,以彩塑、鐵畫、版畫、刺繡等傳統民間手工藝聞名的地區已經走上了產業化的發展道路了。成都風雅堂文化公司憑借成華區的彩塑資源,以1000元起家,開發出頗受市場歡迎的Q版三國人物、功夫熊貓等彩塑,短短數年銷售額已達上千萬元。設計總監楊榮對記者說,傳統彩塑技藝加上現代的創意設計,使得彩塑具備了良好的市場前景。
“以錘為筆、以鐵代墨”,安徽蕪湖市鏡湖區是國內外知名的鐵畫之鄉,目前區內大大小小有16家鐵畫企業,年銷售額近億元。鏡湖區區長奚要武說,鏡湖區2011年已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今年還要繼續申報。奚要武說,在蕪湖市2000億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中,鐵畫每年的產值可謂微不足道,但蕪湖鐵畫的文化價值和市場潛力不可低估,市區兩級政府對鐵畫高度重視,在財政和稅收等方面給予支持。現在有的鐵畫大師的作品價格已達到了6位數,鐵畫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收入高於蕪湖市各行業收入的平均水平。
從文化部收集的各地上報的申報材料和實地考察看,那些具有物質載體和一定市場需求的民間手工藝的保護傳承狀況較好,基本不會面臨消亡危機。“可以說,‘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命名評審工作推動了各地保護和發展本鄉本土文化的積極性。”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群眾文化指導處處長尹壽鬆說。
“建設民間文藝之鄉就是保護文化多樣性”
與具備物質載體和良好產業化前景的民間手工藝相比,有些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就不那麼樂觀了。
“當前最嚴重最突出的兩個問題:一是面臨傳承危機,二是發生改變,不再原汁原味。”國家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周小璞說,這兩個問題在各地普遍存在。
李家蓮是巢湖民歌傳承人,2006年她組建了巢湖大嫂子民歌隊,20多位民歌手年紀都在60歲以上,最大的今年已75歲。她說,會唱巢湖民歌的都是老年人,年輕人既不會也不愛唱。民歌隊現在挂靠在老年委,主要在鄉鎮老年大學裡訓練和演唱。
同樣以老年大學為基地的還有安徽省當涂縣的民歌手張善葆和王愛玉。今年72歲的張善葆和71歲的王愛玉在縣老年大學教授民歌,組織民歌隊。王愛玉對記者說,為了培養接班人,她在一家幼兒園裡成立了當涂民歌傳承基地,選出十幾首最具特色的民歌教給孩子們,孩子們學得很快。
當涂縣政府組織編寫了民歌進校園的《鄉土音樂教材》,請張善葆等民歌手到中小學任教,每星期兩節音樂課,效果明顯。當涂縣實驗中學大隊輔導員對記者說,現在隨便叫住一個學生都會唱《唱得綠海泛金波》這首當涂民歌的代表作。
在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傳統的民間文藝在形態上也在發生改變。以民歌為例,凡是民歌種類多的地方大都是方言類型較多的地區,民歌隻有用方言演唱才能唱出地方特色。但不少地方方言在弱化,有些民歌已經開始用普通話演唱。受電視晚會影響,特別是春晚的影響,地方民歌在表演時追求技術和舞美,越來越向晚會風格靠近,地方風味反倒有所弱化。對此,周小璞說:“不是說不能創新,但創新要和傳承分成兩條線來做,不可混淆,否則傳統的東西變了味,也就失去了傳承的價值,成了‘轉基因’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藝術。我國有285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有40858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很多都有自己獨具一格的特色文化,它們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元的中國文化,如果它們消失了,中國文化必將遭受重創。“中國文化不僅僅是你在電視裡看到的那些,也不僅僅是你在北京上海看到的那些,在現代化的中國背后還有一個更加豐富而傳統的中國。從這個角度來看,開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就是保護中國文化的多樣性。”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文化部專家組成員吳文科說。
《 人民日報 》( 2014年10月16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