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魯迅曾對《藤野先生》有涂改 或邊寫邊改

2014年12月26日09:36    來源:文匯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魯迅曾對《藤野先生》有涂改 或邊寫邊改

  1976年,由國家文物局牽頭,文物出版社陸續出版了六函共60卷《魯迅手稿全集》。全書重約20公斤,是當時魯迅手稿最完整的匯集。作為對該全集的拾遺補缺,“《魯迅手稿全集》文獻整理與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立項。記者近日獲悉,經過兩年多的研究,該課題有了新的發現。

  《藤野先生》被涂原題說明什麼

  辨識魯迅創作中被涂抹的文字,是該課題的一個新發現。課題組首席專家王錫榮說,這項整理與研究課題有時要借助一些技術手段。日本學者佐藤明久先生辨識魯迅的散文名篇《藤野先生》原題,借助的便是照相技術。

  事情緣起於2002年,佐藤明久訪問上海魯迅紀念館時看到《藤野先生》手稿(復制件)。該手稿以黑墨書寫在印有紅線條的便箋紙上,他注意到,魯迅在標題位置涂去了幾個字,隻留下“先生”二字,而在右邊另起一行寫上“藤野”。在中國和日本教科書中,都曾收錄《藤野先生》,佐藤明久向兩國教育工作者咨詢,得到的答案是大家都不知道“藤野先生”是魯迅修改后的題目。根據朱正《魯迅手稿管窺》一書,保存下來的魯迅手稿中,隻有《藤野先生》的題目有修改。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佐藤明久對涂改部分一探究竟。

  佐藤明久從字跡的大小間隔入手,仔細測量后發現,題目中的“藤野先生”4字,各字大小約0.8毫米,涂去部分約3.6毫米。每個字間隔約0.2毫米,由此推斷,魯迅涂去的部分為4個字。從手稿復制件上看,涂去部分后兩個字可以看出是“藤野”,但前兩個字涂得太黑難以辨認。2008年9月26日,在多位中國專家的相助下,佐藤明久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如願看到原稿。經近距離查看,基本可以斷定涂去部分的第二個字為“師”,第一個字疑為“我”、“尊”、“老”、“吾”4字中的一個。只是用肉眼無法做出最后判斷。2010年12月,佐藤明久再度來到中國國家圖書館,借助影像技術,通過變換光圈、快門速度,第一個字“吾”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藤野先生》的原題是《吾師藤野先生》。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