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億元遺產案再開庭 649件文物、字畫歸屬何方?

2017年03月28日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季羨林億元遺產案再開庭 649件文物、字畫歸屬何方?

2017年3月27日,本案二審再次開庭,休庭后季承在法院外。上官雲 攝

“對這個案子,我希望能得到法律公正的判決。提起訴訟也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這649件文物、字畫發揮更大作用。”27日,季羨林之子季承在北京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提及獲得廣泛關注的“季羨林億元遺產案”時如是說。27日上午,此案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再次開庭,據季承透露,這次也沒有宣判。

那麼,何為“季羨林億元遺產案”?季羨林,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2009年,季羨林辭世。不過,與其遺產相關的糾紛卻一直延續到現在。

一審時,季承(左)在法庭上。北京一中院供圖

梳理公開報道可知,2001年7月,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簽訂一份捐贈協議書,協議書中約定:將屬於季羨林個人所藏的書籍、著作、手稿、照片、古經字畫以及其他物品捐贈給北京大學,贈品清單於2002年3月1日以前由贈與人交付受贈與人﹔贈品將分批分期由贈與人移交受贈與人指定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直到本協議所列各項全部贈品移交完畢。

季羨林離世后,其子季承起訴北京大學,並稱,2008年12月季羨林曾書囑“原來保存在北大圖書館裡的書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從來沒有說過全部捐贈”、“全權委托我的兒子季承處理有關我的一切事物、務”。

季承認為,季羨林已於2008年的書囑中表明全權委托季承處理撤銷捐贈協議的事宜,據此,主張北京大學返還前述珍貴文物、字畫共649件。由於標的高達1億元,此案又被稱為“季羨林億元遺產案”。

本案一審宣判現場圖。北京一中院供圖

“根據2009年1月13日清點的結果,北大所保管季羨林文物、字畫共577件,其中207幅是古字畫。后來,又清點出38類72件文物,所以,我要求歸還的就變成了649件。”季承稱。

對於季承的起訴,北京大學答辯稱:季羨林先生未有撤銷《捐贈協議》的行為,且《合同法》明確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証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可以撤銷的規定。季承提出“返還原物主張”沒有依據。

2016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一審季承敗訴。2017年3月6日,本案二審開庭。據媒體報道,由於涉及北大一方需提供的關鍵証據,本案被申請延期審理,於3月27日再次開庭。季承透露,再次開庭也沒有當庭宣判,“而是擇日再審”。

資料圖:季承。上官雲 攝

“我不認可2001年簽訂的那份協議。”季承向記者表示,原因就在於捐贈標的物不明,而且沒有析產,其中50%應該是自己母親的﹔另外,649件字畫、文物中的32類72件文物,有明確協議是放在北大圖書館保管的。所以,季承認為,自己要求649件字畫、文物全部歸還是合理合法的。

季承也再次申明,自己一直不拒絕跟北大和解,提起訴訟也不是為了錢,而是希望這批字畫、文物能夠發揮更大作用,“我希望以此為基礎籌措資金,聯合北大成立季羨林基金會,設立‘季羨林獎’,完成父親的心願”。

隨后,記者致電北京大學相關負責人了解於本案有關的情況,對方表示需聯系學校宣傳部門。記者又撥通了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電話,但沒有人接聽。(完)

(上官雲)

(責編:陳苑、黃維)

推薦閱讀

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