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電影節:《董夫人》展映 又見東方美學

2017年04月19日08:13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迎回“董夫人”,又見東方美學

 有這樣一部老電影,它屢屢被骨灰級影迷列入片源追蹤榜,因為自從1969年在港台地區和國外小范圍點映后,再無人見其真面目。它就是2005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評出的“華語電影百佳”第20部《董夫人》,一部上承經典國產片《小城之春》、下啟“新浪潮電影”的影片。今晚,它首度回歸內地與北京國際電影節影迷見面。

盡管主辦方打破常規,為這部老電影安排了三場看片,但千余張影券依然在10分鐘內就被搶購一空。“絕對是第一次在內地公開放映,而且絕對正版拷貝。”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沙丹說,很多影迷對《董夫人》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京城接受藝術電影的群體越來越龐大了。”

這部古裝片改編自林語堂根據《笑聞稗史》改寫的一段民間故事《貞節坊》。女主角董夫人是一名守寡多年的婦人,家中還有婆婆和女兒維玲。一日,軍隊一名楊尉官被安排到她家中暫住,盡管女主角和對方互有好感,卻礙於名聲始終不敢表露真感情,后來,女兒與對方成親,她在貞節牌坊立起的那一天,變得更加孤獨。

在沙丹看來,該片呼應了《小城之春》開啟的文人電影模式,它們都遵循了“發乎情止乎禮”的風格。“不同於主流的商業電影和革命電影,這類影片吸收了西方關注人性的特點,又融入了中國繪畫的意境和戲曲的表演方式,代表了一種東方式審美。”他說,《小城之春》之后還有很多余脈,代表性的一部就是《董夫人》,成片時間比前者晚20年。

當初《董夫人》前后籌備近三年。1966年,年僅25歲的唐書璇自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系畢業后,獲美籍華裔商人李朝宗的資金支持,以約6萬美元的低成本拍出《董夫人》。這位美國電影制片家協會唯一的外籍會員,出生中國豪門,祖父唐繼堯系民國滇軍將領。“這位出身豪門的留學生必然會在影片裡注入那個年代西方風起雲涌的性別解放的背景。”沙丹說,很可惜當時的中國人看不太懂這種散文化的處理方式,老外卻能看明白,“因為她把中國一個貞節牌坊的倫理題材拍成世界性主題的作品。”

《董夫人》被西方媒體譽為“不可多得的東方之珠”,字幕全是英文,對白使用的是國語。“很多畫面把內心的東西外化出來,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視覺和內心感受實現了通感。”在沙丹看來,影片最為可貴之處是其表現方式,也就是近似於中國山水畫般的意境。簡單的人物關系、平實的對白、古朴典雅的住宅和美麗山村風光,這一切都讓電影呈現出一種詩意美感。配樂也極其東方,幾乎沒有西洋樂器,隻有古箏和琵琶。1971年,《董夫人》獲第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富創意特別獎、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美術設計等五項大獎,主演盧燕憑借董夫人一角榮膺金馬影后。

“由於歷史原因,新文人電影有過斷代,如今我們要傳承。”沙丹認為,學習好萊塢經驗固然重要,但歸根結底還是要傳遞中國自己的文化精神。“抄襲、模仿別人的做法,永遠不可能獨步於世界。中國人的精神氣質還得借由東方特殊的美學形式來表達。”在他看來,中國精神、民族文脈,是北京國際電影節非常強調的元素,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搞明白淵源在哪裡,“包括《小城之春》《董夫人》在內,它們都是從古典的傳統精華裡而來,如同一串珍珠,讓今天的我們得以再續東方美學。”

據了解,上世紀40年代之前,國內拍過的影片多達五六千部,現在內地隻存有四百多部的拷貝,不少佳片隨著當年出口到國外留在了當地,像前兩年先后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亮相的默片《盤絲洞》《紅俠》就是如此。“我們打算陸續把這些優秀的孤兒電影迎回國。”沙丹透露,稍顯遺憾的是,導演侯曜上世紀20年代拍攝的《海角詩人》這次沒能從意大利迎回國。“雖然影片隻留下20多分鐘的殘片,但足以令我們自豪,早在90多年前我們就能拍出自己的哲學電影了。”

延伸閱讀

邀片過程

堪比“偵探片”

沙丹兩年前見過一次盧燕,對方當時就有意做影展。只是未曾料到此后邀片的過程一波三折,堪比一部“偵探片”。

盡管《董夫人》被奉為經典,可問世於1969年的它在此后幾十年裡從未發行過正規音像制品,“類似於今天的藝術電影,由於賣不出價錢,沒人願意發行。”沙丹說。這也導致今天的人們無從購買,網絡上也難覓蹤跡。直到2009年,這部隱身許久的影片居然在網絡上兜售起私刻的DVD版。叫賣它的人,正是影片當年的剪輯師,這個美國人在個人網站上挂出的售價為35美元。沙丹介紹,2012年網絡上才流傳開至今唯一的視頻源,“第一批看到它的影迷無不給出了好評,他們很難相信那個年代就擁有如此牛氣的華語片。”

北影節很快將它列為擬邀約老電影。“不像引進外國電影,它們有非常正規的來源,制作《董夫人》的影業公司早就不存在了,我們隻得先找香港電影資料館幫忙,對方開出的條件是拿到影片版權擁有人的授權。”沙丹說,有時與一部影片真有幾分因緣際會,“通過私人關系打聽到原來台灣電影中心的執行長、台灣中央大學林文淇教授,再通過他找到影片所有人的聯系方式,最終獲得授權。”

令引進方欣喜的是,林文淇還與生活在加拿大的唐書璇取得了聯系,后者給電影節寄回一套當年關於《董夫人》的英文評論集,以及一封親筆信。“她雖然沒法親臨現場,但通過作品和文字,與內地影迷實現了對話。”沙丹透露,年逾七旬的老人一向很潮,“和王家衛一樣,幾乎墨鏡從不離身”。(記者 陳濤)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 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涌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