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圖片(素材來源:本報記者拍攝及北京電影學院微信公號)
來北京十多年,時叔依舊沒有改得了一口山東方言。為了讓報亭按時“綻放”,時叔會在早晨6點起床,一本本地碼放雜志書刊,路過的熟人即使步履匆匆,也會和他打個招呼。“時叔”名叫時聖運,12年前,他開始經營這個位於北京電影學院北側健安西路上的報亭。不久前,北京電影學院的公號給他做了一期專訪,同時給他起了“時叔”這個稱呼,他不反對,覺得挺順口。公號的文章發表后,引起了北電人的懷舊風,而在校師生中,也有許多人講出了自己和這個報亭曾經的故事。在人們越發依賴電子閱讀的時代,這個堅守的報亭,似乎成為了一所學校和幾屆學生回顧曾經生活軌跡的一份拷貝。
他知道電影學院考生最需要什麼
因為離北京電影學院很近,時叔報刊亭的主要客戶基本都是學校的師生,以及前來報考北電的考生。
時叔和愛人的生活半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不會超出北電一公裡,他們就租住在北電旁邊的一個合租房裡,一個月房租不到一千塊錢,時叔的愛人就在北電的食堂做臨時工,離時叔近,中午還可以送點兒飯來。
無論冬夏,每天早晨6點,時叔就會起床了,洗一把臉吃一口飯,他就要來到報亭張羅開門,北電附近的報亭不少,但是就屬時叔的報亭“氣勢”最盛,因為報刊種類最多,擺在書架上洋洋洒洒一大片,很是壯觀,但這也需要時叔每天花一個小時時間來准備,上一本不能把下一本的封面擋住了,同類型的雜志要大概放在一起,時叔特別講究這些,“早晨學生老師上課之前是一個銷售的小高峰,這個時候可不能錯過,雜志擺得好,賣得就會好。”他說。
每天都會有銷售的小高峰,每年也都會有賣書賣雜志的旺季。來到北京十幾年,時叔沒有一個春節是回山東老家過的,“春節前有考研來電影學院現場報名的學生,春節后就馬上接著本科生來學校考試,全國上千號人呢,這段時間買書買雜志的人最多,這些都是考生們最重要的參考資料,我是顧不上回家的。”
干得時間久了,每每到考生集中到學校周邊的時候,時叔就會迎合考生的胃口,進一些他們最需要的書和雜志,時叔有他自己的選書手法,他選的書,往往都會被考生購買一空,對於一些小眾的書刊,時叔也有他自己的進貨渠道,“但是這算是‘商業秘密’吧,我就不多說了,不過想要拿到考生最需要的冷門書,很多時候都要自己親自去出版社找的。”時叔說,為了吸引考生,他還會整理各類考試需要的相關書目標,義務提供給考生供他們參考,“我都在電影學院門口賣了十幾年書了,知道他們最需要什麼。”
雖然表面上時叔話不多,但他在微信和微博上,都有自己的“宣傳陣地”,他會經常在朋友圈和微博裡更新最新的圖書信息,他還加入了一個名字叫做“第70屆戛納入圍大師代表作品交流群”的微信群,裡面都是一些從事電影拍攝、發行的人,時叔偶爾會在裡面說說自己新到的貨。“時叔的書特別全,有時候想要幾年前的雜志他都能搞來,所以想要書的時候都會去找他。”群成員說。
對電影雜志如數家珍,卻很少看電影
時叔生於1974年,是山東單縣人,從小務農,后來打工潮興起,時叔便開始和老鄉組團四處給人打零工。1998年,24歲的時叔和鄰村的一位姑娘成了家,三年后,他們的孩子也出生了,在周圍人看來,老婆在家帶孩子,時叔外出打工,每年回家幾個月,他應該安安穩穩地過起這種安穩的日子了。
“不過我骨子裡有一點兒想去外面世界看一看的想法,去打工的地方都是周邊的小城市,挺難滿足的。”2006年春節剛過,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時叔,帶著愛人一起來到了北京。
沒有太高文化也沒有什麼技術,在老鄉的介紹下,時叔先來到了黃寺大街的一家飯店做起了保安。飯店附近的一家報刊亭,會經常讓時叔駐足,得了空閑的時候,時叔都會和報刊亭老板攀談幾句,偶爾買份報紙,時間久了,他也被默許可以看上一會兒新雜志。
“我讀書不多,但就是喜歡帶字的東西,喜歡看書,什麼都看,我這個人又比較內向,給我一本好雜志我能看半天。”時叔說。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家報刊亭要轉讓,你想去接手不?”2006年8月的一天,時叔經常光顧的那家報刊亭的老板的這句話,決定了時叔今后十幾年的生活軌跡。因為報刊亭老板突然決定回老家,所以交了一些象征性的費用,時叔就接手了北京電影學院北面的這家報刊亭,風風雨雨飄飄蕩蕩,似乎十幾年也就在一瞬間。
雖然離電影學院很近,對每一種電影雜志也都能如數家珍,但是時叔說,自己平時很少看電影,“雜志上那些有名的電影幾乎都沒看過,一天到晚開報刊亭就挺辛苦了,回家哪有時間看呢。”時叔說。
電影學院學生沒什麼變化,但電影雜志越來越難賣了
時叔的兒子今年上高中了,是老家的一所私立中學,需要住校,每學期2000多元的學費遠遠高過當地的公辦學校,時叔說私立中學可以住校,讓兒子在裡面上學他也放心。時叔的兒子從小都是由爺爺奶奶帶著的,只是每年暑假會來到北京和時叔兩口子住上一段時間,那段時間裡,也是北電放暑假的時候,時叔偶爾會抽出幾天時間帶兒子到處轉轉,北京的一些名勝古跡,他也都是和兒子一起去的。
“想兒子,可是有什麼辦法呢,隻能打打電話唄。”時叔說。
相比於兒子,可能時叔和附近的老街坊更加熟悉,見面的次數也更多,閑暇時,總會有路過的熟人在時叔的店外坐上一會兒,和時叔聊聊天。電影學院的很多老師每次買報紙雜志后,也都會和時叔寒暄幾句。時叔認識其中的幾位老師,姜麗芬、孫立軍等等,他都能叫上名字,“不過聊得也不多,畢竟咱就是一個賣報紙的麼。”他說。
也有人曾經問過時叔,見沒見過什麼“大腕兒”、“大咖”,時叔仔細回想之后說,還真的不記得,“在我這兒都把人家當老師和學生呢,沒想著認識什麼‘腕兒’,有時候電影學院開校友會,以前畢業的學生會過來和我打個招呼寒暄幾句,也說不上幾句話,只是心裡覺得親切就是了。”
時叔說,在北京十幾年了,眼見著報刊亭對面的樓一點一點高起來了,電影學院的學生來了一批批,又走了一批批,和最初來的時候相比,他覺得沒什麼變化,只是電影類的雜志可能越來越不好賣了。時叔說自己在老家已經蓋了房,過兩年還是想回去,畢竟孩子大了,父母也要贍養。
“在哪兒都是過日子,對我來說這沒啥,不過真的回去了,肯定偶爾會有些想念吧。”時叔說。
文並攝/本報記者 付垚
圖片制作/王慧
學生聲音
HAADES:我就是你們時叔(我叫他老哥)嘴裡說的無論人在哪兒,都定期去他那裡看書買書刊雜志然后聊很久這幾年開了公司的人之一,那些之二之三的人我不認得,老哥肯定認得。開公司忙了去得少了,但以前去每次我都陪老哥聊一下午,聊到十號線末班車都趕不上了﹔聊到在學校2號公寓上班的嫂子給他送來飯老哥招呼我吃,結果基本都被我吃掉,他不夠了泡面啃饅頭都是笑呵呵……與老哥聊人生,聊家常,聊買賣難做……老哥代表了中國千千萬普通老百姓,日子過得緊巴巴,但踏實。
樂來樂美:那年,為了新版《電影藝術詞典》,我搜遍各大網站,走遍成渝兩地知名書店,穿梭了北京高校周邊多個巷道,但,一無所獲。那天,耷拉著腦袋走出北電,很是絕望,路過此報亭時隨口問了問,並未抱有任何希望,但是,居然就買到了!時叔的熱情不是商家促銷時候的那種熱情,完全源自於內心深處的一份善良,為此,我在極度興奮之際還差點抹淚……有一種遇見,不僅僅是遇見。感謝時叔!感謝那一次美麗遇見!(選自北京電影學院公號學生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