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泪水弥漫 让观众感动还是刺痛?--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一九四二》泪水弥漫 让观众感动还是刺痛?

韩浩月

2012年12月03日08:16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看《唐山大地震》会流泪,那是因为情绪积蓄到一定的饱和点需要得到释放,但《一九四二》会把泪活活地憋回去,憋在观众的心里。毫无疑问,《一九四二》是部题材先行的电影,这类作品需要大量的细节来填充,否则容易变得空洞。

  看《唐山大地震》会流泪,那是因为情绪积蓄到一定的饱和点需要得到释放,但《一九四二》会把泪活活地憋回去,憋在观众的心里。也许让观众痛痛快快地把眼泪流出来,《一九四二》会得到更多一些的好评,但泪水的弥漫也会让这部电影的主题迷失——拍它,究竟是为了让观众感动还是为了让观众刺痛?

  冯小刚是煽情高手,但到《一九四二》这里,他把影片的煽情元素剔除得干干净净。因此,这是部真诚的电影,从主创团队重走当年灾民逃荒路,到编剧、导演在访谈中所呈现出来的态度,以及影片最终体现的效果,都可以看到隐藏于电影内外的真诚。挑剔电影的不足是容易的,但想要知道这部影片的价值,却要有多元的视角去发现。

  毫无疑问,《一九四二》是部题材先行的电影,这类作品需要大量的细节来填充,否则容易变得空洞。冯小刚或是意识到了这点,在影片里灌入了足够多的细节。电影里有不少情节单拿出来扩充后都可以单独成片。但和观众对《少年派》的细节乐此不疲地进行揣摩不同,《一九四二》一些颇有用意的细节却没能够得到足够的解读,人们只是停留在探讨《一九四二》拍得好不好这个大而化之的层面上,却失去了欣赏细节的耐心。也许,要等到《一九四二》所带来的题材冲击过后,细节的魅力才会得以被关注,主创的良苦用心也会更多浮现出来。

  在网上看了一些网友的观感,除去对影片的争议外,“不知道1942年发生了什么”成为网友谈及最多的话题之一。也就是说,很多人是通过这部电影,才了解到了1942年河南饿死300万人的历史。单从这点看,《一九四二》的人文贡献就达到了,如同谈到2008人们会想到奥运会、谈到1997人们会想到香港回归一样。以后谈到1942,大家终归会知道那一年发生什么了吧。  (韩浩月)

(责任编辑:温璐、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