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永远是心灵的明灯--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文学永远是心灵的明灯

2013年07月22日15:22    来源:成都日报    手机看新闻

  前不久,应邀去某校作个讲座,让我没想到的是,有两位青年民工一直在讲演厅门外认真听完了这场本不属于他们的讲座。他们一边不停地在干活路,一边却在用心地听讲。散场后,其中一位背着工具包匆匆前来竟提了个颇有点专业水准的问题。此刻的我真有点感动,在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居然还有旁听者这么关注这场并不能教人发财致富的文学讲座!顿时,想起了我的老师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文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文学是人类心灵的明灯,只要有追求光明和理想的人,文学就永远充满希望。望着眼前提问的农民工,他的工作服是脏的,可我却似乎透过外表看到了他内心的纯洁。

  回眸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曾经是那么火热,从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主义等等,一路走来,文学曾经有那么多“粉丝”,因而才成就了一批作家。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被逐渐边缘化,作品失去了轰动效应,作家风光不再。就在文学失去了往日荣光的同时,大量粗制滥造的伪文学却穿着光鲜的外衣走进了阅读的圣堂。大大小小的书店,文学书柜中最扯人眼球的不是中外名著,而是各种各样的所谓纪实或是各类腕级明星们胡说八道的猎奇文字,其中不少是以“揭秘”“窥视”招徕看客。于是有人怪罪于文学,惊呼文学怎么堕落如此啊!

  作品失去轰动效应,原本是文学对本真的回归。文学不再是载道的工具,而是人们多元审美情感的载体。但由于伪文学的走运,反衬的则是文学的失落;而失落的文学带来的是作家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得许多作家不得不放弃多年的坚守,紧跟潮流去操弄媚俗的文字。伪文学的泛滥,乃是人们追求现实利益最大化的表现;而文学的缺失,成就的不仅是伪文学,而且使伪文学“竖子成名”。

  文学的式微,标志着虚构世界的幻灭,大量伪文学的兴起,则表明务实的、具有现实利害的诉求成了人们唯一的目标。这真是文学的悲哀!文学原本是个梦,套用弗洛伊德的话说是个“白日梦”。作家的梦通过文学传达给读者,“让读者生出梦想的翅膀”(贾平凹语),虚幻的世界便转化成一种现实理想。文学的目的便由此达到。但是如今,读者拒绝接受这个梦,作家也不愿做这样的梦。对于文学来说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尴尬。

  造成文学尴尬处境的深层原因既不在读者,也不在作家,而在于现实利益所带来的思想价值的失范。还是贾平凹一语中的:“文学的困境是社会的困境,是人类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这是当下文学所要面临的社会挑战。而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文学应该从反思文学自身开始。当下许多作家作品,技巧可谓越来越成熟,却距离急遽变化的社会和人民生活越来越远,这恐怕也是造成读者拒绝文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相反一些技巧并不圆熟,却带着浓烈生活芬芳的作品,诸如“打工者文学”“底层文学”却深受基层读者青睐。

  真的文学始终是充满生机的,莫言获得诺奖后,其作品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反复重印,再次证明读者的文学追梦不会放弃。回到本文开头的话题,有心存理想的读者,文学的希望之火就永不熄灭。因为始终有人不会放弃这盏心灵的明灯!

(来源:成都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